“這南立先生到底是何許人也?如此神技,竟從未聽說過。”
那唐裝老者再次開口,面上浮現著七分驚歎,二分遺憾,一分惋惜。
這時,有人認出了唐裝老者的身份,說道:
“您莫非就是夫子書院的老院長孔文海老先生?孔夫子的第63代傳人?”
唐裝老者含笑點點頭。
看到老者預設,周圍的人立刻沸騰起來,這裡聚集的人哪個不是書畫愛好者,孔文海老先生,那可是當世大儒,夫子書院的上一任院長啊!
他不僅精通國學,而且半生鑽研書畫,對書畫的研究絕對是國內乃至國際上的權威。
其十年前離休時,給國家捐贈了自己幾十年來的珍貴藏品,高達100多件,其中有40多件作品價值已經高達數億美元。
他淡泊名利,胸襟寬廣,讓書畫界的人無不欽佩,今天能在這裡遇見孔老先生,怎能不讓人驚喜?
“孔老先生,您為什麼說這幅作品是古人之作?而不是今人的作品?”一年輕人執學生禮小心翼翼地問道。
其他人也瞬間安靜下來,眼巴巴望著孔文海,等待他解惑。
孔文海沒有注意旁人的神色,而是走向畫卷的正面,仔仔細細地觀察起來,道:
“這幅書畫用筆的巧妙實在不可思議,我不知道什麼樣的人能把筆墨的控制度和細膩度做到這種程度!”
他越看越震驚:
“畫筆觸紙時的力道各不相同,每一個線條都是許多細微的線跡組成,中間微小到肉眼難見的間隔和對墨跡的控制,讓這幅畫有了強烈的凹凸感,也就是逼真感。
而畫最重要的意境更是強烈,結合詞作,我相信即使不懂畫的人都能感覺到畫中的風雅,能畫出如此意境的人絕對不低與古往今來的任何名家。”
周圍人聽到最後一句評論,頓時譁然。
頓了頓,孔文海繼續說道:
“再看這幅字,字的最高境界就是以字刻人。以字刻人就是能把自己完全溶入字中,讓別人看到你的字就能知道你是什麼樣的人。
所以能夠成為一代書法名家的人從來不是繼承前人的書體,而是和前人各有不同的書法,概因每個人的性格都不盡一樣,字中蘊涵的意境也各有不同。”
說到這,孔文海微微眯了眯眼,眼神之中流露出嚮往的神采:
“再看這字型,狂傲不羈與飄灑寫意共同在字中體現,讓所有的人都能感覺到其人內心深處的傲然之氣,還有對萬事淡然相對的灑脫。如此人物如能相見,實在不枉此生。”
“孔老,您還沒回答為什麼這幅書畫不是今人作品呢?莫非你知道這位‘南立’大師的生平?”
聞言,孔文海搖搖頭,重重嘆了一口氣:
“這幅畫的作者有魏晉狂士之風,這樣的水平又豈是一朝一夕所能練出來的!
我孔文海拜訪天下書畫名家,當今天下,包括歷朝歷代我都如數家珍,但是唯獨這幅畫我卻聞所未聞!
所以只可能是歷史上被遺漏的名家孤品,至於這南立到底是誰,我還需要做更多的研究,我認為這可能是一次歷史大發現。”
頓了頓,他再次看著畫作,兩眼直放光,像是在喃喃自語:
“這畫如果是今人作品,我將立刻三跪九叩,拜他為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