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山營戰死九百二十一人,傷三千七百一十五人;桃幹營戰死九百二十九人,傷一千四百七十一人;桃枝營戰死二百五十九人,傷七百三十四人;飛虎營戰死一百九十四人,傷四十三人;飛沙營戰死九十七人,傷一百一十三人;護衛營戰死七十八人,傷九人;斥候營戰死四十七人,傷一百九十四人。工軍營無傷亡。”
吳友亮唸完,小心的看著我。
我笑了笑,對大帳裡面色沉重的眾人說道:“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剛隘口送來訊息,在難民中甄別的軍士已經達到了五萬人,李書記官已經在隘口建立了補充營,很快就會護送新兵到夕陽山來。”
我頓了頓,又說道:“夕陽山之戰繳獲的戰馬已經超過了一萬五千匹,所以我決定,再次擴軍,下面請吳參謀長宣讀擴軍命令。”
吳友亮拿出一份檔案,清了清嗓子,念道:“步軍營編制定員不變。飛沙、飛虎兩營各擴軍五千,每營定員一萬人。工軍營擴軍一萬,總編制達到兩萬,其中工匠旗定員五千,火槍旗十個,定員一萬人,炮兵旗五個,定員五千人。護衛營定員五千人,斥候營定員五千人,本次全部補充完畢。另外建立教導營,定員五千人,由各營選拔軍士組成,吳友亮兼任統領。”
我笑了笑,說道:“全軍總兵力八萬五千人,各營商議軍官人選,儘快報參謀本部批覆。另外還要選派一批伍長,回隘口協助補充營訓練。”
命令宣佈完畢後,我留下了陸飛沙、百里江、陳青龍一起吃飯。
飯桌上,我摸出李雪楓的來信,交給吳友亮。
李雪楓的信裡交代了幾件事情。
一是陶之然叫他去了一趟朝陽寺,告知城主飛劍傳書的內容,明確了桃源軍馳援清風城的命令。
二是城主有意向聽從陶之然的建議,成立朝陽領。而朝陽領的範圍,很有可能包括了鳳舞平原的,從夕陽山到朝陽寺的全部地盤。
也就是說,桃源鎮,成了清風城的飛地。
而陶之然的意思,以後就沒有桃源軍了,只有朝陽軍。
於是李雪楓在回到隘口的第一件事,就是建立了補充營,開始大量訓練軍士,這些軍士中不但含有從難民中甄別出來的人,還有方北進招降的神族部落軍,總數也不是五萬,而是達到了八萬人。
另外李雪楓還啟動了分流難民的工作,將難民和朝陽寺居民混編後,輸送到被銀帳軍肆虐後幾乎已荒無人煙的鳳舞平原,開始了恢復重建工作。
而朝陽寺建設工程公司也已經啟動,先期招募的一萬人的建設隊伍,已經開始進行公路和基礎設施建設。
方北進則帶著五千人馬去了界碑,開始了臥龍山防線的勘測工作。
眾將看完後,皆默然無語。
吳友亮笑了笑,說道:“意料之中的事情。”
百里江倒是實在,說道:“末將覺得,不管是桃源軍還是朝陽軍,都是為了保衛仙境,百里義不容辭。”
陸飛沙笑了笑,沒有說話,只大口大口的吃菜。
陳青龍卻笑道:“百里將軍說的對,咱們都是仙境之人,保衛仙境,就不用拘泥於形式了。”
我嘿嘿一笑,說道:“我的建議倒是,如果真成立朝陽領,桃源軍的旗幟也不能倒,咱們完全可以建兩軍嘛。”
吳友亮的眼睛亮了起來,笑著說道:“徐將軍的意思是......”
我笑著說道:“一領只有一軍,顯得小家子氣了點。咱們就建兩軍,桃源軍和鳳舞軍,都歸於朝陽領治下。反正我看老頭子的意思,對桃源的防禦,他大概也打算撒手不管了。”
眾將都笑了起來。
陳青龍卻道:“那咱們接下來,是否就要馳援清風城了?”
吳友亮想了想,說道:“我覺得,馳援清風城,還是等各營調整完畢,再修整幾天,各營補充了人馬再說。”
我介面說道:“而且這次咱們還是低估了金帳軍的戰鬥力。”
陸飛沙抬起頭,說道:“確實如此,此番作戰,我們出其不意,殲滅了敵軍的三萬鐵騎,但沒想到那一支三千人的藍旗騎軍,居然有那麼強的戰鬥力。”
陳青龍也說道:“確實如此,金帳軍的步軍,戰鬥力也和我們的步軍在五五之間,這倒是沒有想到的。”
我點了點頭,轉向吳友亮道:“查出來沒有,那支藍旗騎軍什麼來頭?”
吳友亮說道:“是金帳城拉達爾汗的大兒子忽多爾的侍衛營,叫藍旗營。戰鬥中這藍旗營的騎軍死戰不降,已經全軍覆沒,一個活口也沒有,現在還不知道忽多爾是不是已經死在亂軍之中了。”
陳青龍和我對望了一眼,都笑了起來。
我笑著對陳青龍說道:“只有麻煩陳大哥吃完飯跑一趟了。”
陳青龍笑著說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