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時的汴梁城,街上行人更多,比過年更加熱鬧。挑著擔的小販,沿街小商販的叫賣聲不絕於耳。
“李記牛雜麵”招牌隨風飄搖的麵食店內,人滿為患。一是量多實惠,二是新增秘製辣油味道絕佳。店鋪不大,生意火爆,利潤不下一般的酒樓。
靠窗作為一個面板黝黑,穿著樸素的老者邊滋溜吃著麵條,邊滿臉八卦地說道:“哎,你們有沒有聽說摩尼教?勸我入教可得長生,被我罵跑了。”
“可不?據說是江南教派,勸人向善修行。”
“你們也遇到了?而且教中好像有聖公,四大法教法王……”這時,鄰桌一個商販打扮的客人插嘴。
左邊的桌上也有人轉過頭來:“哎,我就是從江南來的。摩尼教,教兵上萬人,遍佈江南多個州府。”
“哎喲,這麼多人?朝廷不管嗎?”
“管?朝廷都不知道這件事,怎麼管?”
“我可聽說摩尼教在江南勢力龐大,官府不敢招惹。誰也不知道誰是教徒,保不準便會被刺殺當場。”
“哎呀,我的媽,這些人不是勸人向善,為何如此狠辣?”
“勸人向善,誰不是掛在口頭?摩尼教食菜事魔……”
……
狹小而熱鬧的麵館,隨著三五桌客人議論江南摩尼教。聖公,四大護教法王等相關資訊。不知情的人邊吃麵邊聽著,又好奇地問,議論者越來越多。
這家麵館正是梁山據點之一,奉命暗中散佈訊息。
類似的情況,在汴梁城各處小智攤位,酒樓茶肆,勾欄瓦舍中上演。一傳十十傳百,迅速傳揚。以至於三兩天過後,總是有人議論江南摩尼教眾。
然而,這些小道訊息,八卦傳聞,只在市井中傳開。對於朝堂上那些達官顯貴,聽了也不屑一顧。又哪裡知道訊息散播,只是風暴來臨時的前奏。
從開春開始,綿綿春雨不斷,使得道路泥濘難行。從蘇州出傳送來的加急情報,二月底還在路途中。
政月中下旬,護步達崗遼國潰敗一蹶不振,女真人立國成功,士氣如虹,攻城拔寨,只是宋朝不知。
北方遼國,西夏邊境軍事調動頻繁。
樞密院使童貫本來是想陽春三月後,再前往北方視察。奈何北方不平靜,接到詔令,即刻趕赴坐鎮。
童貫,又是何許人也?
童貫(10541126,字道夫(一作道輔),開封(今屬河南人。性巧媚。初任供奉官,在杭州為徽宗蒐括書畫奇巧。助蔡京為相。京薦其為西北監軍,領樞密院事,掌兵權二十年,權傾內外。時稱蔡京為“公相”,稱他為“媼相”,為“六賊”之一。
童貫這個大奸臣,起自卑微,本無智謀。徽宗付以兵柄,俾賞典機密。自出師陝右,已彌嵗祀,專以欺君罔上為心,虛立城砦,妄奏邊捷,以為己功。汲引群小,易置將吏,以植私黨。交通饋遺,鬻賣官爵,超躐除授,紊亂
典常。
就是說,童貫靠拍馬屁捧臭腳拍出了人生巔峰,被歷史銘記。他的一生中,開創了幾項中國歷史之“最”,已經成為中華民族歷史上迄今無可超越。
是是中國歷史上以成年人之身,咔嚓閹割掉入宮的太監:中國歷史上握兵時間最長的宦官;中國歷史上掌控軍權最大的宦官;中國歷史上獲得爵位最高的宦官;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代表國家出使外國的宦官;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被冊封為王的宦官……
是風流皇帝宋徽宗寵臣之一,對他格外的喜愛優待……
東京城街道上,童樞密的車仗浩浩蕩蕩,數百禁軍全副武裝,刀槍如林,殺氣騰騰,童字大旗飄揚。
銅鑼開道,旌旗招展,軍士呼喊,街上百姓紛紛退讓。
走在最前方的一個身材高大魁偉的老者,胯下一匹烏騅。雙目炯炯有神,面色黢黑,頤下生著鬍鬚,此人便是童貫,陽剛之氣十足,不像太監。
此人雖無能力又貪財。但卻為人有度量,能疏財,出手相當慷慨大方。對自己的心腹部下格外優待,所以在西軍之中頗有威望。
在文武百官相送之下,車隊離開了汴梁城,在十里亭外。早有人擺放好了香案酒肉,送別童樞密。
也就是這儀式進行期間!
突然從道路兩邊人群,附近樹林中,響起震天的喊殺聲。
“殺啊,弄死奸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