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華山那邊全員撤離華州!
陝州蛤蟆山也不例外,八月十五,中秋節這天收到飛鴿傳書,除了慰問寒暄,便是“風緊,扯呼”。
落雕弓唐斌瞭解情況後,也打算憋個大招再撤退。不然其他人接連大戰,自己沒有回去底氣不足。
蛤蟆大王聚眾與官兵卯上了,保衛戰一直都在持續。幾天下來,朝廷軍隊仗著裝備精良,屢屢強攻。卻被蛤蟆山烏合之眾用石塊雨等物頑強打退。
官軍分兵繞著後方試圖從小路進攻,卻遭到陷阱和伏擊。接著也被半月前投奔來的好漢,一個叫鳳翔,一個叫王遠,很是驍勇善戰,率隊擊潰。
蛤蟆山戰役,整個戰鬥細節和結果跟少華山相仿,除了規模比不上外,激烈程度不遜色,雙方互有傷亡。
憑藉險峻的地勢,又有準備,蛤蟆山傷亡卻破千。靠著猥瑣的模屍體戰術,大多嘍囉穿上了鐵甲。官兵始終沒有突破性的進展,傷亡過半,損失慘重。
官兵士氣低落,領軍將領吳秉彝,趙譚望著山峰無計可施,強人歸縮不出,只能強攻。直到陝州把器械運過來,兩千官兵集結,再次撲向蛤蟆山。
不知是不是巧合,八月十七這天。
吳秉彝,趙譚本想靠著拋石機直接轟塌山寨防禦。然後率領大軍長驅直入。衝上這罪惡的山頭。
擊殺這些可恨的毛賊,以解心頭之恨!
可是然並卵,想法很美好,現實很殘酷。
朝廷軍隊抵達
蛤蟆山腳的時候,還沒有來得及攻山。就有一群衣著華貴或駕著馬車的人蜂擁而來。
被外圍的官兵攔住,這些人頓時不幹了,吼聲如雷:“滾開,你們這些小赤佬,老子乃是東京城開封府通判親眷。我來接公子回家,你不想活了?”
“最好給我讓開,通報你們軍官。就說汴梁城小王家管事在這裡。老夫來接公子回府,誰敢阻攔?”
……
這群光看裝扮就知道是有錢人有身份的人,嘴歪眼斜或是鼻孔看人,身份是一個比一個大,話語一個比一個狠。別說把那些小兵罵得抬不起頭來,就連隨後趕來的吳秉彝,趙譚也覺一個頭兩個大。
這些傢伙本來就是趕過來贖人的,只是打仗沒敢靠近。可是蛤蟆山蛤蟆大王讓人通知,再不來撕票。來了直接釋放不要錢,所以這些人就跑來了。
這些來自東京城的誰沒點關係啊?吳秉彝,趙譚正準備下令進攻,卻遇到這種事。強行攻山肯定能打下來,可得罪這些權貴老爺,一時間陷入兩難。
“哈哈哈,老趙,秉彝,來來,我來幫你們做決定。”唐斌身穿鐵甲,被一群人簇擁著來到石牆上。看到山腳下這一幕,猶如老朋友般揮手高呼。
“給我把他們放了,十息過後,萬箭齊發,死活不論。”
緊接著,城牆上數百個嘍囉舉著繳獲的神臂弩。而原本被封死的柵欄門不知何時被清理乾淨悄然開啟。一群衣
衫襤褸,頭髮卻打理紮起,臉龐洗得很乾淨的傢伙猶如被火燒了屁股似的,一窩蜂衝出。
“一,二,三……”嘍囉們扯開嗓子吼叫。
這一招與少華山釋放俘虜驚人的相似。其實打仗的套路就那幾種,不怕老套,適用就好,就如眼下。
這群俘虜大概有五百多人,聽著後方數數,玩命地狂奔。看到山腳下官兵彎弓搭箭,前面幾任大聲喝斥:“呔,本少爺乃是韓家人,你們敢用箭射我?”
“劉伯,我在這兒,再見到你太高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