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準等人一直喝到了入夜,一個個毫無形象的癱倒在了軟毯上睡下。
寇季和劉亨二人,帶著他們的學生,將他們分別扶到了房裡睡下。
安頓好了醉的不省人事的老倌以後。
寇季和劉亨二人就到了老倌們編撰史冊的地方,觀看起了他們編撰的史冊。
寇季仔細閱讀了一番,發現老倌們編撰的史冊,可以說是精益求精。
在華夏史上,幾乎是做到了盡善盡美,他們透過各個典籍,考中了史冊中的所有事情,還派人去中原走訪,完善整個史冊。
華夏史中,不僅囊括了中原史,也囊括了遼國、西夏、高麗、倭國、大理、交趾等等。
依照老倌們的觀點,如今這些地方都歸華夏所有,那麼它們就應該是華夏的一部分,在它們上面發生的歷史,就屬於華夏史的一部分。
老倌們不偏不倚,將各種優缺點全部錄入其上。
寇季可是清楚的知道,自己祖父寇準可是一個有地域歧視的人。
他能不偏不倚的編撰華夏史,可以說是難能可貴。
世界史方面,有點粗糙。
老倌們沒辦法走訪世界,也沒辦法去求證書籍中記載的那些歷史。
所以只能照著大食書籍中的一些史料照搬。
老倌們在世界史方面,唯一做出的貢獻就是依照新訂的歷法,將西方的紀年體系重新排列了一番。
一切以華夏為中心,一切以始皇帝嬴政登基為點。
寇季覺得,這就足夠了。
一群老倌雖然不敢說完全記錄了世界史,但他們卻成為了世界史的奠基人。
後世的著史者,只需要不斷的往進填充,或者糾正其中一些西方史料中的錯誤,就足夠了。
更重要的是,第一條世界性的規則,從老倌們手裡誕生了。
寇季在大書房裡翻看了一夜的世界史。
天明以後,就找到了甦醒的寇準,提出要印刷、傳播世界史。
寇準大方的答應了。
書著出來就是給人看的,又不是為了專門藏起來。
寇季著急了一大群的匠人,開始印刷起了世界史。
世界史很厚,加起來足足有兩百萬言。
匠人們細細計算了一下,足足需要印刷三十多冊,才能將其印刷完。
寇季那會在乎這個,就一個字‘印’。
又不差錢。
再說了,這東西就是寶貝。
寇季就算用金葉雕刻,也能賣回本。
寇季一邊讓匠人們印刷,一邊讓人出去宣揚,說慶國著出了重寶,只發賣十套,僅用於珍藏。
於是乎,一群嗅到了血的鯊魚撲了過來。
除了劉亨近水樓臺先訂了一套外,趙禎是第一個派人到慶國的。
趙禎在派遣陳琳瞭解了情況以後,寫了一封千言長序,送了過來,並且願意用等重的黃金求購此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