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禎不是劉徹,他不可能為了幾匹馬,為難自己手底下的將軍和將士。
所以當他清楚了事情的始末以後,幾乎問都沒有問那些草頭王貢獻上來的馬有什麼特別之處。
反而一心為自己的將軍著想。
楊文廣在應答了趙禎以後,再次躬身一禮,推出了議事堂。
楊文廣一走,議事堂內就剩下了趙禎和寇季兩個人。
趙禎起身,略微伸了一些懶腰,笑著對寇季道:“四哥有沒有發現,新制推行以後,你我二人批閱的奏疏幾乎少了六七成。
以往你們二人批閱奏疏,一批閱就是一整天。
如今短短三個時辰就處理完了。”
寇季笑著道:“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官家作為大宋第一人,沒必要將所有的事情都放在案頭,親自處理。
小事就交給下面的人處理,官家只需要處理大事即可。
有功者賞,有過者罰。
官家只需要做到拿捏準政事院、資事院、樞密院的九個主副官即可。
掌控好生殺大權,緊握住官員的升遷和罷落。
大宋自然會穩穩的握在官家手裡。”
趙禎贊同的點點頭。
歷史上的趙禎仁慈、無定性、無恆心。
如今的趙禎,大度、仁慈、霸道。
對於寇季所說的將小事交給下面的人去做,他沒有一點兒異議。
他絲毫不認為此舉是在掠奪他的皇權。
他反而覺得此舉是在幫他分擔壓力。
對於下面的人會不會藉此架空他,趙禎也不擔心。
三三制的三權分立,本質上就有相互制約的意思。
朝堂上最高的三大權力衙門,就是相互制約的。
政事院和資事院還有沆瀣一氣的可能。
但樞密院絕對不會和政事院和資事院沆瀣一氣。
他們是天生的對頭,從他們涇渭分明的那一刻起,就已經成了天然的對頭。
沒有和解的可能,即便暫時性和解,很快也會爆發鬥爭。
所以不論三大權力衙門中任何一個衙門坐大,趙禎都可以扶持另一個衙門,又或者另兩個衙門對付他。
所以無論是他的皇位,還是他手裡的皇權,都是穩固的,前所未有的穩固。
所以他一點兒也不擔心分享皇權會成為傀儡皇帝。
寇季以前總是覺得仁慈和霸道很從一個人身上體現出來。
但仁慈和霸道卻在趙禎身上完美的體現了出來。
從小長於婦人之手養出的仁慈和寇季調教出的霸道,完美的融合。
催生出了一個新的趙禎。
趙禎吩咐陳琳將自己和寇季的躺椅搬出來,撤走了辦公的大案以後,又吩咐陳琳去御膳房傳膳。
御膳房的御廚依照著寇季和趙禎喜好的菜色忙碌的時候,趙禎正躺在寇季身邊低聲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