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范仲淹、楊文廣三人聽完寇季一席話,齊齊抱拳向寇季施禮,“謹受教……”
寇季一番話,不光適用於歐陽修主政的政事院,也適用於范仲淹主政的資事院、楊文廣主政的樞密院。
將合適的人放到合適的位置上去。
此話說了上千年,可真正能做到的卻寥寥無幾。
大宋的文人足夠自傲,也足夠自負。
總以為自己讀過幾本書就無所不能,所以他們費盡心機將大宋所有的權力掌握在了自己的手裡,卻將一個擁有著雄厚資本的大宋,治理了一個亂七八糟。
如今正是溯本清源的大好時機,並且刻不容緩。
錯過了如此良機,恐怕會悔恨終生。
寇季一席話說完,國學、府學、縣學,以及隨後依照著三級學府逐漸要推出的科考新制,就算是定下了。
歐陽修將一切都記在了心裡以後,衝寇季拱手道:“還有一件事要告知給總理大臣,此次政事院、資事院改制以後,罷黜了許多閒散的官職,多出了許多閒散的官員。
總計七百八十六人。
此七百八十六人,皆有官身,為官期間又沒有大的紕漏,不知該如何安置?”
寇季幽幽的道:“朝廷先後向邊地派遣了數千官員,可邊地的官員依舊處在緊缺當中,他們若是願意去邊地為官,可以酌情升遷一兩級。
具體的依照他們的意願分配。
他們若是不願,就先留在汴京城,待到太學和國子監重新整改以後,充入其中擔任先生或者博士。
若還是不從,就發往地方充任府學山長。
再不從,罷之。”
歐陽修拱了拱手,不再言語。
寇季一番話,算是定下了那些人的命運。
寇季在歐陽修拱手過後,繼續道:“隨後地方上改制,也會清理出一大批官員,到時候將他們就近安置,看看那個衙門缺人,便先補足那個衙門。
餘者遣往邊地為官。
不從者發往邊地擔任府學山長或者縣學山長。”
遣,是派遣。
發,是發配。
寇季的意思很簡單,聽話的有好待遇,不聽話的就強行發配。
若是強行發配還不從,那就不需要寇季再多言。
歐陽修自然會依律將他治罪。
解決完了歐陽修的問題,自然輪到了范仲淹。
范仲淹衝寇季拱手道:“目前資事堂精通算學的人奇缺,資事堂有一大部分官員根本就不精通算學,更別提精通賬目。
老舊的賬目他們勉為其難能懂,可是大宋錢莊報上來的新的賬目,他們幾乎是兩眼一抹黑。
像是大宋錢莊轄下的天賜號、榮升號、德隆號等幾家已經頗有規模的錢莊,賬目就更加複雜。
他們不僅有存進取出的賬目,還有許多借貸的賬目。
賬目十分繁雜、繁瑣。
資事堂內,幾乎有八成的官員看不懂他們的賬目。
所以朝廷必須得想辦法充實一下資事堂。
不然資事堂運轉起來會十分緩慢。
想要徹底掌控天下錢財,恐怕得數十年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