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包拯為蘇洵抗壓,當然不壞。
包拯仁厚,做事踏實,抗壓能力強。
寇季此前帶著人翻譯巴格達智慧館的書籍的時候,也曾派人給包拯送了一些書籍過去,讓包拯學習大食文,參與翻譯大食書籍。
如今已經過去了很長一段時間了,如今第一批翻譯巴格達智慧館裡的書籍的進士中,只有包拯和歐陽修兩個人堅持著翻譯工作。
包拯人在廬州,為自己的父母守墓,閒暇的時間比較多,所以他翻譯的相對快一些,幾乎一個月能出一本。
歐陽修在登州擔任知州,公務略微有些繁忙,兩個半月勉強能翻譯出一本。
寇季就是透過這一件簡單的事情,判斷出了他諸多門生當中,包拯和歐陽修最踏實。
也正是因為如此,在蘇洵提出了讓包拯擔任他的副手的時候,寇季就明白了蘇洵的目的。
蘇洵就是想找一個踏實肯幹的老大哥在一邊幫他幹髒活累活,他好在一邊偷懶。
由於蘇洵年齡幼小,寇季將一個重擔壓在他肩膀上,確實有些過了,所以寇季就沒有戳破蘇洵的真正目的。
寇季在蘇洵答應下此事以後,提醒道:“渤海府臨海,除了海產以外,還有許多過往的商船。你也可以透過商人,弄一些糧食進渤海府。
此外,交趾兵馬所用的海船,隨後恐怕也會停泊在渤海府外,到時候你可以藉此從交趾購糧。
別覺得交趾人少,就以為人家沒糧。
事實上交趾是目前我大宋所有的邦國之中,唯一一個能給我大宋提供大批糧食的邦國。”
蘇洵聽到了寇季此話,略微翻了一下白眼,“先生,學生祖祖輩輩雖然世居眉山,可並不代表學生孤陋寡聞。
學生的老泰山就是做生意的。
內兄更是長年在川府和福州等地奔波。
透過他們的口,學生多多少少了解一些交趾。
學生知道交趾有糧。
學生還知道我大宋許多商戶,今歲都囤了不少糧。
他們就等著您這邊缺糧,然後好高價將手裡的糧食出售給朝廷。
他們如今等著奇貨可居呢。
所以學生這邊要是拿不出真金白銀的話,人家可不會把糧食賣給學生。”
寇季瞥了蘇洵一眼,直言道:“錢一分也沒有。不過渤海府的商稅,可以商量,必要的時候免稅都行。”
蘇洵聽到沒有錢,頓時黑著臉道:“那學生只能帶著那些俘虜去海里摸魚了。”
寇季沒好氣的道:“看來你對生意一竅不通。你岳父和內兄不是做生意的嗎?你回頭去信將免稅的事情告訴他們,你看看他們有什麼反應。”
蘇洵又不是什麼蠢人,他聽到了此話,急忙道:“聽先生的意思,這裡面大有門道?可渤海府內的俘虜,手裡一分錢也沒有,商人們總不可能平白無故的將糧食運送過來送給他們吧?”
寇季瞪了蘇旭一眼,沒有多做解釋,只是一邊擺手驅趕蘇洵離開,一邊道:“自己回去慢慢想,想通了,你之後的差事就會輕鬆無比,想不通,那你就等著受苦吧。”
蘇洵見寇季要趕他走,快速的開口道:“先生,學生覺得,文彥博比學生更合適出任渤海府知府,他爹以前是河東轉運使,認識的客商多不勝數,結交大戶更是多如牛毛。
文彥博若是出任渤海府知府的話,也許只需要一句話,就有無數的客商運送著糧食趕到渤海府。”
“滾蛋!”
寇季喝罵了一句。
蘇洵這小子也夠壞了,自己掉水裡了,知道出水無望,就想拉著別人一起下水。
蘇洵在寇季的喝罵聲中,縮著腦袋逃出了正堂。
寇季在蘇洵走了以後,沉吟著道:“這小子也夠壞的,居然拉別人下水。不過他說的也不錯,文家也算是世家大族,文家自己經營的產業就多不勝數,文彥博的爹當十數年河東路轉運使,也經營了不少人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