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季既然已經有了決定,范仲淹就不好再多言。
一晃便到了春闈的日子。
寇季會同禮部侍郎范仲淹,權知開封府陳堯諮,一同到了貢院。
貢院內外,守著無數的衙役和兵丁。
他們負責貢院內的安全和紀律。
貢院大門緊閉著,不允許任何人進出。
寇季和范仲淹在貢院門口等了兩刻鐘,陳堯諮才趕到貢院門口。
陳堯諮是一個年過五旬的大漢,鬚髮雖白,但健壯的身形讓人很難將他當成一個年過五旬的老人。
寇季見過他的兄長陳堯佐,陳堯佐瘦瘦弱弱的,一陣微風似乎能夠吹到,但陳堯諮估計需要狂風才能撼動他的身形。
透過陳堯諮的身形,以及臂長,寇季可以判斷出,陳堯諮精通箭術,絕對不是吹的。
寇季盯著眼前的陳堯諮,略微感嘆道:“到底是習武之人,就是不一樣……”
陳堯諮在寇季面前沒有託大,中規中矩的施了一禮,“下官陳堯諮,見過寇樞密……”
寇季淡然笑道:“不必多禮,久聞陳知府精通箭術,不知道有沒有機會見識一二。”
陳堯諮略微一愣,咧嘴笑了,只是笑容在臉上沒掛多久,就收斂了回去,他十分謙遜的道:“算不上精通,只是略知一二而已。
寇樞密想要見識的話,恐怕有點難。”
“哦?!”
寇季一臉意外的道:“為何?”
陳堯諮沒有隱瞞,坦言道:“家母生前就不喜歡下官習武,年幼的時候就曾讓下官放棄習武,一心讀書,故去的時候,更是留下遺言,讓下官多讀書,少舞刀弄槍。家母的遺言,下官必須遵從。”
陳母絕對是個聰慧人,她不僅懂得教子,還懂得看形勢。
陳母顯然是看清楚了大宋朝堂上文官遠比武官吃的香,所以才讓陳堯諮放棄習武,精研學問。
要知道,陳堯諮絕對是少有的習武天才,從小也有馬上封疆的志向。
陳母能在他有明確志向的時候,將他引入到讀書的路子上,並且還讓他讀出了成績,足可見陳母教子絕對有一手。
陳堯諮年幼的時候,正是汴京城內的武勳們勢頭最勝的時候。
當時但凡是家有薄產,並且有適齡子弟的,都讓家中子弟文武兼修。
但陳母卻讓陳堯諮放棄了習武,果斷的投入到了讀書當中。
從這一點就不難看出,陳母看懂了形勢。
許多人或許覺得,趙匡胤和趙光義兄弟二人在位的時候,重文抑武的風聲已經傳出來了,很多人都能判斷出來,陳母能判斷出來,也十分稀鬆平常。
可仔細對比一下,你就會發現陳母有多聰明。
跟陳家兄弟年齡相仿的,是寇準、王曾、張知白等人。
寇準、王曾、張知白等人幼年的時候,幾乎都是文武兼修。
但陳母卻果斷的讓陳堯諮放棄了習武,一門心思的讀書。
單憑這一點,就足以說明,陳母的眼光,遠在很多人之上。
只是,陳母再三叮囑了不讓陳堯諮習武,那陳堯諮這健壯的身軀,緣何而來?
寇季狐疑的看向了陳堯諮。
陳堯諮似乎看出了寇季的心思,乾咳了一聲,沒有說話。
寇季見此,心頭一笑。
他發覺,陳堯諮並不是一個喜歡聽人勸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