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皇耶律隆緒話音落地。
在他二人四周的氣氛顯得有些凝重。
寇季心裡在罵娘,臉上卻沒有一點異樣的神色,他對遼皇耶律隆緒深深一禮,認真的道:“陛下,在外臣回答您之前,您能否先回答了外臣的問題?”
遼皇耶律隆緒一怔,撫摸著下巴的鬍鬚,笑眯眯的道:“朕知道你心中有諸多疑惑。你既然執意要問,朕也不瞞著你。”
“朕之所以看重你,跟你看穿朕的謀劃無關。”
遼皇耶律隆緒取下了撫摸鬍鬚的大手,隨意的揮動了一下,豪邁的道:“自從朕登基以來,謀劃的事情多不勝數。能看穿朕的謀劃的人,朕也見過不少。
甚至,朕還碰見一個能完全猜透朕心思的人。”
“還有這等人?”
寇季有些意外。
遼皇耶律隆緒點頭道:“有,怎麼可能沒有。你們宋人有句話,叫做聖心難測。可即便聖心再難測,總有人想要揣測一二。
有人天賦異稟,在揣測人心一道有著驚人的天賦。
只要給他們足夠的時間,他們就能清楚的摸到一個人的心思。”
寇季若有所思的點點頭,繼續問道:“那陛下是如何處置那個能猜透您心思的人的?”
遼皇耶律隆緒端起了桌上了酒杯,淺嘗了一口,低聲笑道:“自然是殺了……這一類人留著,只會給朕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遼皇耶律隆緒目光落在寇季身上,又道:“所以……朕從來都不會欣賞一個能猜透朕心思的人,甚至還有些厭惡。”
言外之意,是在告訴寇季,他耶律隆緒看中寇季,跟寇季能猜透他的心思無關。
寇季雙手疊在腿上,眉頭擰成一團,疑惑的道:“那您究竟是如何看中外臣的?”
“變化……”
遼皇耶律隆緒沒有隱瞞,坦然的告訴了寇季兩個字。
寇季不解其意。
遼皇耶律隆緒笑著解釋道:“你祖父寇準的為人,朕一清二楚。他雖然有些膽色,但過於刻板、過於迂腐、過於愚忠。
他在宋國理政期間的所作所為,朕都有所關注。
朕對他的評價是,有治世之才,卻無治世之能。”
寇季眉頭擰成了一個川字。
遼皇耶律隆緒哈哈笑道:“你在責怪朕評價你祖父?朕知道你有孝心,可在這件事上,你無法反駁朕,也無法迴護你祖父,因為朕說的是實話。
你祖父有治世之才,這無需朕多解釋,從他現在打理宋國的一切政務,就不難看出。
你祖父無治世之能,朕可以跟你好好分說一下。
你們宋人,總喜歡把治世之才和治世之能混為一談。
總覺得有治世之才的人,就應當有治世之能。
其實不然。
這就好比讀書人的學問。
有人能誇誇其談,寫出驚世的治國言論。
這叫治世之才。
他若能把自己寫出來的言論,落實在實處。
那就算是治世之能。
前者是才學,後者是能力。
有才學、有能力的,才算是真正的治世良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