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輪封賞過後,延福宮裡的所有人,皆有封賞。
大家心滿意足的坐下吃起了酒菜。
酒喝到微醺,有人縱情高歌,有人肆意潑墨,還有人提著酒壺一邊唱一邊跳,還有人光著膀子,跟人在殿中角觝,也就是俗稱的相撲。
相撲這東西,可不是倭國獨有。
我國對相撲的記載,最早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距今跨越了兩千多年。
遼人漢化多年,沒學會宋人的文雅,反倒對相撲情有獨鍾。
喝大了以後,就喜歡互相摔著玩。
殿中角觝的就是兩個遼人。
他們互相摔著玩,摔的砰砰響,不時還大喊大叫。
引得圍觀的人,頻頻叫好。
雖然心裡一個個在罵他們野蠻,可臉上的笑容,卻無比的燦爛。
兩個遼人摔了好一會兒,其中一個紅鬍子的壯漢取勝了。
他揮手拍打著胸膛,嗷嗷大叫著,在展現自己的勇武。
除了寇季,沒人覺得他像個大猩猩。
眾人反而覺得他很勇武,很強壯。
趙禎很欣賞他的勇武,當場扔給了他一塊金錠。
遼人拿起了金錠,揣在了懷裡,甕聲甕氣的道:“多謝大宋皇帝陛下賞賜,敢問大宋皇帝陛下,宋人之中,可有人能與我一戰?”
挑釁嗎?
寇季微微皺了皺眉頭。
百官們卻對此見怪不怪。
每一歲,遼人都會來這麼一場,向大宋展示一下他們的勇猛。
趙禎左顧右盼,想找個人跟遼人打一場。
劉娥淡然的吩咐身邊的郭槐,道:“去召內等子過來。”
內等子是朝廷專門培養出的相撲手,又叫御前衛隊左右軍士。
郭槐出了殿,召來了一群膀大腰圓、滿身肥膘的內等子。
不明真相的人或許以為,內等子都是一些肌肉暴起的大漢,其實不然。
內等子都是大胖子。
就連戰場上那些衝鋒陷陣的猛將,也是大胖子。
古人多貧,能把家中的孩子養成大胖子的,那都是有錢人家。
窮文富武中,窮文好理解,可富武總是被人理解錯。
富武不單單指習武之人打熬筋骨所用的藥材要花費很多錢財,他們吃東西同樣也要花費不少。
同樣的,古人多貧,能把家裡的孩子養成大胖子的,大多都會讓他們習練一身武藝,又或者打熬一身力氣,不能讓他們浪費那麼多糧食。
也正是因為如此,在古代,肥胖就是力量的象徵。
越胖的人,越有力氣。
一群大胖子的內等子入了殿,向趙禎等人施禮以後,齊齊看向了站在殿中的遼人。
他們從一進殿,就知道那個遼人就是他們的對手。
沒有爭先恐後跟遼人競技的爭搶。
只有一個內等子,走出了佇列,對眾人抱了抱拳以後,走向了那個遼人。
遼人看到了內等子,一臉輕蔑。
等互相施禮過後,遼人就撲向了內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