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泊梁山,一葉孤舟直奔西南。
站於船頭,蘇炎望著眼前煙波浩渺的水泊以及茫茫蕩蕩的蘆葦草蕩。
這便是水泊梁山的天塹,不知其中利害的人,一旦進入,難以逃生。
“據此三十里水路外,便是石碣村,村中皆是漁民。阮氏三雄是弟兄三個,日嘗只打魚為生,亦曾在泊子裡做私商勾當,一個喚做立地太歲阮小二,一個喚做短命二郎阮小五,一個喚做活閻羅阮小七。”
朱貴了解周圍的動向,和阮氏三雄也算是有過交集。
“我曾和阮小七有所交集,他雖是個不通文墨的人,為見他與人結交,真有義氣,是個好男子,這一次,應該可以規勸他們上山!”
朱貴推薦,自是瞭解其秉性,蘇炎現在也需要一批水性極佳之人。
“倒不用他們上山,留在山下,日後還有他用。”
蘇炎搖了搖頭,這三人只是借用,暫時還不需要他們上山。
否則日後,晁蓋他們,可就沒有幫手劫生辰綱了。
“這外號倒也好笑,立地太歲、活閻王也算是聽得入耳,倒是有人說自己是短命,也真是自求身死嗎?”
黃蓉坐在船幫,玩著猶如果凍般的湖水。
短命二郎這個諢號,讓她忍俊不止。
“黃姑娘有所不知,本地方言,短為搶奪之意,所以這短命二郎的外號,可不是說他壽命短,而是奪命之意。”
朱貴趕忙在旁解釋,這諢號和他旱地忽律一樣,都是本地方言的緣由。
“原來如此,這到有些意思!”
李師師也是第一次聽說,想來這方言還有多種不同。
小舟快行,一路無話。
幾個時辰後,便來到了石碣村。
朱貴之前來此收取保護費,前些日子還來放糧,自然熟絡。
引著蘇炎一路,來到石碣阮小二家門前。
只見枯樁上纜著數支小漁船,疏籬外曬著一張破魚網,倚山傍水,約有十數間草房。
“二哥在家嗎?”
朱貴高聲一喊,不多時房內走出一人。
頭戴一頂破頭巾,身穿一領舊衣服,赤著雙腳。
此人正是立地太歲阮小二,也算是長兄。
“這不是梁山朱頭領,有失遠迎!有失遠迎!”
眼見朱貴,阮小二快步上前。
一身疙瘩肉,雖說有些瘦弱,可作為漁民,水下功夫可是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