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鄧茲也厚道,或者說是榮譽感使然。
試探著閒扯了幾句,見到白止戰沒有搭話,他就沒再往談判上扯,回到了朋友感情的話題上。
這也是白止戰願意跟鄧茲交往的原因。
如果說注重榮譽是全世界所有軍人的共同特點,那麼強烈的規則意識,就肯定是迢曼軍人的一大特點。
通俗一點,就是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是一板一眼,很少會主動破壞規矩。
在戰場上,嚴格遵守紀律的迢曼軍人,有驚人的戰鬥力,由千萬迢曼軍人組成的軍團就是無堅不可的戰爭機器。
只是在生活中,就未必是好事了。
用桂伯勇的話來說,就是臉皮比較薄,很多時候拉不下面子,而且不管做什麼,都顯得非常刻板。
適合共事,不適合共飲。
沒過多久,大廳裡已經人滿為患。
迢曼帝國的談判代表也是今天才到的,同樣還沒有安頓下來,所以大家都來主院餐廳吃午飯。
去取菜的時候,白止戰遇到了王開元。
經白止戰介紹,跟王開元認識後,鄧茲才告辭離開。
“你跟他很熟?”
“算是吧。”
“那你得抓緊。”
“抓緊幹什麼?”白止戰不明白王開元的意思。
“他現在是迢曼海軍潛艇部隊參謀長,很快就能升上去。”王開元說著,走過去關上了房門。“這次的談判,要說帝國海軍有所求的話,就是迢曼海軍的遠洋潛艇,尤其是建造遠洋潛艇的技術。”
白止戰鎖緊了眉頭,王開元的這些話沒有亂說,還真是如此。
跟梁夏海軍比的話,迢曼海軍在其他方面根本不值一提,不要說至今沒有航母,即便是傳統的主力艦,也是十年磨一劍。
能夠拿上臺面,而且超過樑夏海軍的,就只有潛艇。
梁夏海軍一直不太重視潛艇,甚至沒有把潛艇當成主要作戰艦艇看待,更別說深入的研究了。
潛艇真的沒用?
顯然不是!
在過去的十多年裡,帝國海軍制訂的所有戰爭計劃當中,潛艇都有巨大的價值,不過都是在戰爭後期。
戰爭初期,潛艇的用武之地確實不多。
即便是對狹夷皇國進行戰略封鎖,也是以輕巡洋艦、驅逐領艦之類的遠洋艦艇為主。
在戰爭初期對潛艇加以限制,最為關鍵的原因,就是要儘量避免給紐蘭聯邦等列強提供參戰理由。
無限制潛艇戰,那可是國際戰爭法明確禁止的戰爭行為。
梁夏帝國是國際戰爭法的初創締約國之一,即便在上次大戰期間,也堅決反對進行無限制潛艇戰。
如果對潛艇的作戰行動加以限制,還不如建造輕巡洋艦。
潛艇,本來就是能潛水的魚雷艇,完全靠偷襲,喪失了偷襲能力,連同噸位的驅逐艦都不如。
要到戰爭中的後期,紐蘭聯邦與布蘭王國參戰,才存在大力發展潛艇的必要性。
用祝世建的話來說:如果對付狹夷皇國都需要發動無限制潛艇戰,這仗就不要打了,還不如趁早妥協。
帝國海軍潛艇部隊,一直按照“長遠目標”在發展。
主要培養人才,而建造潛艇反到不急。
那幾十艘只能在近海活動的小型潛艇,幾乎全都是訓練用艇,其存在價值就是培養潛艇官兵。
按照原訂計劃,大規模建造遠洋潛艇,怎麼都是新曆100年之後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