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鎖龍井竟然真鎖一條龍在裡面,後生可畏啊!師弟在陰陽風水上的造詣,恐怕就連中江南派的陸謙都有所不如吧!”
年紀輕輕就精通儒道陰陽,張仲魁無限感慨地說道。
李長青只是笑笑,沒有說話。
“稀客啊,李大師竟然主動來三清廟了!”
三清廟很小,只有一座大殿兩座偏殿,孟鴻儒就站在大殿上,瞧著李長青。
“這位是我師兄張仲魁,要在村裡住幾日,我就安排到你這了!”,李長青直奔主題。
“見過張道長!”
孟鴻儒曾聽李長青說起過張仲魁以及加入御製派的事,見到張仲魁時心裡就有準備。
張仲魁進門後,目前都投放在正殿上的三座神像上,孟鴻儒跟他打招呼也沒有聽見。
所謂心誠則靈,但普通的神像沒有任何神韻,就算有再多的人虔心禮拜,都很難形成靈性,即便一些名山大川上的千年古觀,擁有靈性的神像也不多,玄宮山上經歷幾次戰火後,更是連一座擁有靈性的神像都沒有了!
而東風茶場一座新建的小苗,竟然有三座擁有靈性的神像,難怪那些香客們會有種神像活過來的感覺。
“師兄,這位就是我們李家坳三清廟的廟祝,孟鴻儒孟道長!”,李長青見張仲魁盯著神像發愣,出言再介紹一遍。
“你們李家坳都是怪物麼?“
張仲魁完全看不透孟鴻儒身上的氣息,說明這位三清廟的廟祝道家修為至少在煉精化氣後期,忍不住出聲問道。
煉精化氣後期的修為,在一些名門大派中,也是最頂層的那一撮人,竟然甘心在李家坳當起了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小廟祝,真是太不可思議了。
鍾南山上有一位,這東風茶場也有一位,李長青究竟是何種魔力?
張仲魁一直在李家坳待了半個多月,才依依不捨地離開李家坳,這個地方還真有魔力,來了就不想走了。
李長青將新得的《法經》基本上都看了一遍,主要分成《盜法》、《賊法》、《網(囚)法》、《捕法》、《雜法》、《具法》六個篇。
《盜法》與《賊法》組成一部分,《盜法》重在‘盜’字,是指竊取財貨,在受到方士異人攻擊的時候,可以盜取對方的攻擊法術或者異能,而《賊法》則重在‘賊’字,是指對人身的侵犯,可以將盜取的方法或者異能還給對方!
《網法》與《捕法》組成一部分,《網法》即囚法,是為了囚捕盜賊而設的,即“盜賊需刻捕,故著《網》、《捕》二篇,合在一起講述瞭如何根據對手的缺陷、錯處編織一張天羅地網,將對手困住!
《雜法》與《具法》組成一部分,則補充前前兩個部分。
ps:引入一人之下的部分,以及關於《法經》的解釋勿較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