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能的政府!”
“正是政府的無能,才會一步步的將強大的法蘭西拖入如此境地的!”
皮特的手中攥著酒瓶子,嘴巴里喋喋不休的咒罵著遠在法蘭西的當權者。
他的辦公桌上有厚厚一摞電報,這是他與在巴黎的朋友的電報往來。
皮特將這些電報翻出來,似乎想要從其中尋找到法軍如此迅速潰敗的原因。
程千帆沒有寬慰皮特,這個時候任何寬慰的話語,都是空洞乏力的。
他隨手拿起皮特辦公桌上的那些電報閱讀,透過這些來往電報,程千帆的腦海中對於強大的法蘭西首都的突然淪陷,有了最直觀的印象。
從去年九月開戰一直到五月底暨上月底為止,戰爭距離法國的首都似乎是遙不可及的。
巴黎的市民相信了政府的宣傳:盟軍的力量是強大的,馬奇諾防線是不可能被攻破的,巴黎將會被很好地保護起來,盟軍會很快取得對德作戰的勝利。
報紙上每天更新著最新戰報,似乎都和巴黎無關。
巴黎市民看熱鬧一般,看著報紙上報道的有關‘紅色國際的紅黨黨員被德國人四下抓捕’、‘蘇俄入侵芬蘭’‘莫斯科的紅色魔鬼才是歐羅巴最大的威脅’等新聞。
戰爭似乎都離巴黎很遙遠。
就在幾個月前,《巴黎晚報》的頭版赫然是好萊塢最新制作的電影的報道,戰爭似乎距離巴黎是那麼的遙遠。
巴黎的朋友在年初給他發來的電報中描述,當時《費加羅報》頭版的報道重點全都在蘇芬戰爭上,似乎法蘭西和那個已經宣戰的德意志之間的戰爭並不存在一般。
似乎一切都會像政府所說的那樣,法國被馬奇諾防線保護著,戰火不可能燒到巴黎,就是兩個月前開始執行的物資供給制有點煩人,法國市民很不開心,認為政府太過小題大做了。
但是隨著五月德軍攻勢再起,報紙上的戰報逐漸變得駭人了起來,丹麥、挪威、荷蘭、比利時接二連三地要麼投降要麼停止抵抗。
但是巴黎報刊的專欄依舊在安撫人們的情緒。
“德國人聲勢浩大,是因為強大的法蘭西還未真正發起反擊!”
“強大的法蘭西不是荷蘭比利時那種小國家能相提並論的!”
報紙上開始報道了“美國公民今天全部撤離歸國”之類的新聞,則被巴黎市民嘲諷,說美國人沒有經歷過戰爭,都是膽小鬼,他們的撤離是對強大的法蘭西的不尊重。
不過,很快,巴黎越來越嘈雜的火車站、路邊越來越多的難民、政府焚燒檔案的黑煙都在提醒著這座城市的居民,這次的戰爭似乎和預先想的不太一樣。
湧入巴黎的難民們四處傳播著德國空軍空襲的可怕,讓許多巴黎人終於開始心生疑慮。
……
巴黎的報紙開始實時更新敦刻爾克大撤退的情況,雖然在政府的命令下法國媒體都儘量把敦刻爾克描繪成一次正面的積極的軍事勝利。
將敦刻爾克描述為英法聯軍突出了德國人的重重包圍,德國人為此損失慘重,強大的法蘭西開始向德國人展示出他們的強大了。
巴黎市民對此有的的半信半疑,有的則是堅定相信巴黎不會出問題。
然後,突然,十三日的這一天,法國政府宣佈巴黎為不設防城市。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巴黎市民對此完全是措手不及。
就在第二天早上出版的《日報》頭版報道了巴黎成為不設防城市的訊息的時候,德軍正式進入巴黎。
而最具諷刺意味的是,《日報》向巴黎市民釋出頭版關於巴黎不設防的報道的時候,該報的編輯部已經從巴黎撤退至南部阿基坦地區的利摩日。
也就是說,只有巴黎市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然後一覺醒來,首都淪陷了。
“巴黎市民是被拋棄的。”程千帆放下電報紙,搖搖頭說道,“作為法蘭西的首都,巴黎竟然被宣佈不設防,竟然連一場巴黎保衛戰都沒有,就這麼的被德國人佔領了。”
可以這麼說,巴黎竟然以這樣的方式淪陷,這令他瞠目結舌。
“是啊,背叛!”皮特點點頭,喝了一口酒,苦笑一聲說道,“面對日本人,國力孱弱的中國都抵抗了這麼久,南京都有保衛戰,巴黎竟然一槍未發的被德國人佔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