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千帆的心中同時也在揣摩,進而是有些嗤之以鼻。
犬養健不請自來,雖然還未見到其人,但是,想來不會是好事,弄不好是興師問罪來了。至不濟也有監視會議的意思。
這種情況下,楚銘宇病急亂投醫,竟然拉他這個年輕人隨同,試圖以那些許私人關係來應對日本人,這看似是楚銘宇靈機應變,實際上可見汪填海這幫人在日本人心中的地位。
……
“犬養首相和孫先生是朋友,他是支援中國革命,對中國報以同情心的。”楚銘宇放慢腳步,對程千帆說道。
說著,他還感慨了一句,“倘若犬養首相還活著,中日之間不會落得如此局面。”
楚銘宇口中的犬養首相,是犬養健的父親犬養毅,此人是孫先生的朋友,在一定程度上支援了革命黨人反清鬥爭。
光緒三十三年,同盟會發動鎮南關起義時,犬養毅還曾幫革命軍找日本陸軍索要了武器。
當武器不夠時,他主動把自己家中收藏的幾十把日本刀交給了同樣支援中國反清運動的日本人梅屋莊吉和菅野長知,託他們轉送起義軍。
到了民國二十年,犬養毅擔任首相時,正好趕上了“九一八事變”。
對此,犬養毅主張“不擴大”方針,並不打算直接承認“滿洲國”。
“當時,犬養首相派遣了他的心腹菅野長知秘密趕往上海,與(行政院長)孫科接洽,試圖簽訂一個秘密協議。”
“其內容主要是承認中國對東北有宗主權,但日本同時享有包括財政、稅收、貿易等方面的“治理權”,並在東北保留一定的駐軍,在此基礎上,中日雙方“共建”“東北新政權”。”
“這麼說來,犬養首相確實是對華態度溫和的。”程千帆點點頭說道。
楚銘宇說的這些,他實際上是早已知曉的,今村兵太郎在‘今村小課堂’上給他講過‘帝國近年來外交政策’變化,其中有提及犬養毅的對華政策。
犬養毅對於九一八事變後的日本外交態度是:對華利益,日本可以透過不平等條約來實現,甚至可以逼迫中國人再簽訂一份類似於《馬關條約》,索取鉅額賠款,沒必要非得透過戰爭手段。
饒是如此,犬養毅所謀劃的逐步控制蠶食東北的,這麼一個對中國來說已經算是極度喪權辱國的條約,被日本軍部探知後,仍然引起了震怒——極右翼的日本軍部要求的是中國東北真正“獨立”。
因此,在他們眼中,犬養毅就是“日奸”、是在背叛天皇陛下!
於是,十一名身著海軍軍服的日本青年男子,闖入犬養毅的家中,開槍打死了這位日本內閣首相。
刺殺事件發生的時候,犬養健時任犬養內閣秘書官,他當時正在招待赴日訪問的卓別林觀看相撲表演……
刺殺事件發生後,在之後的審判中,該十一人對刺殺犬養毅的行為供認不諱,但卻聲稱自己的做法是在“拯救國家”——這次刺殺不是犯罪,而是“革命”,他們是在為日本“鋤奸”,因為他們除掉了阻止日本吞併中國的最大障礙——‘日奸’犬養毅!
整個審判期間,法庭共收到了近12萬封為這十一個人請求減刑的信件,另外還有一份請求寬大處理的請願書,上面有35萬7千人的簽字。
更令人瞠目結舌的是,當時有11個日本人切下了自己的小拇指,泡在酒精瓶裡,寄給了法庭,以表達自己對那11人的崇拜和支援。
在這種狂熱的氣氛中,日本民間不僅沒有將這11個刺客視為犯罪分子,反而把他們膜拜為拯救國家的“英雄”,甚至還有無數少女寫了熱情洋溢的求愛信,自願要來監獄和他們成婚,做這些殺人犯的妻子。
最終,在全日本大量“請願書”和民間呼聲的壓力下,參與暗殺犬養毅的十一名刺客無一人被判處死刑,幾年之後,隨著戰爭的擴大,這些人又被無罪釋放!
“因為犬養首相的原因,犬養健對華態度還是頗為友好的。”楚銘宇說道,“晴氣慶胤先生沒有親自來,而且派了犬養健來,這也是一種溫和的態度,此說明也許確實是出了問題,不過,日本人還是很照顧我們的面子的。”
“國家孱弱,幸有汪先生,楚叔叔為中國爭取了難得的尊重。”程千帆感慨說道。
……
“犬養先生。”楚銘宇滿臉堆笑與犬養健握手。
“楚先生。”犬養健面色嚴肅,淡淡地點了點頭。
他看了一眼楚銘宇身邊的程千帆,似是驚訝於這個年輕人的英俊。
“這位是我國黨六大代表,法租界中央區巡捕房副總巡長程千帆。”楚銘宇立刻介紹說道,“千帆是頗受今村參贊欣賞的年輕才俊。”
“噢?”犬養健驚訝的看了程千帆一眼,“程桑認識今村君?”
“我同良野是好友,因良野的關係,今村先生亦是以子侄待我。”程千帆謙遜說道。
“坂本家的幼子?良野?”
“正是。”
“原來如此。”犬養健點點頭,面色上多了幾分溫和之意。
他本身除了是一名政客之外,還是一位家,坂本良野的父親坂本長行是他所崇拜和尊敬的文化界前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