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低頭繼續寫日記。
確切的說,倘若他犧牲了,這篇日記將會成為遺書。
中隊也已接到指令,日軍將會在明日大規模空襲武漢,所有參戰將士寫好遺書, 交代好後事, 以免有遺憾留下。
“今日返家探親。”
“在家中,我很想把自己的心情向父母親講講。”
“我怕他們難受,又怕他們為我的安全擔心,故話到嘴邊,又咽下去了。”
“日寇侵略步伐加速,戰鬥愈發密集。”
“我常與日機在空中作戰。”
“打仗就有犧牲,也許在某一天,我的飛機便可能被日機擊落。”
“如果那一天真的來臨,父親、母親、大哥、小妹、潞芸,請你們不要悲傷,也不要難過。”
“我是為國家和人民而死,死得有價值。”
“如果我犧牲了,切望父母節哀,也希望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繼續投身抗日,直到把日本侵略者趕出中國。”
沈懷明放下筆,仔細看了一下這篇日記。
想了想,他又翻開一頁,落筆寫下:致潞芸吾妻。
“我愛你至深,你能感受到。”
“你愛我之深,我亦知曉。”
“我們熱切愛著對方,這是我的幸運。”
“我們的國家正在遭受帝國主義侵略,這是國家和民族的不幸。”
“國有難,吾輩軍人當不惜此身。”
“我們愛著彼此,相知相愛。”
“我們都愛著我們的國家。”
“潞芸,倘若我為國捐軀,請不要悲傷,不要難過。”
“你仰望藍天,看那白雲浮動,那便是我在守護你。”
“愛你的懷明,民國二十七年四月二十八日。”
沈懷明再度放下筆。
他踱步片刻。
又回到書桌前。
將日記翻頁。
拿起鋼筆。
“致大哥,二哥。”
他思考良久,最終只落下一行文字。
“倘弟先走,兩位哥哥不要悲傷,我為國家民族而死,死而無憾。”
儘管他多年未曾同大哥盧興戈、二哥程千帆聯絡,但是,他知道他們必然在做著為國為民、且極為危險的事情。
他知道保密,不能多寫,便只留下這一行文字。
上海。
“法租界的天空,是蔚藍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