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曉莊師範領導學生工作期間,曾經有一個大孩子經常向他請教革命道理。
後來,組織上出了叛徒,蘇民權被迫緊急撒離南京。兩年後,那個大男孩在革命鬥爭中一步步成長,民國二十九年出任曉莊師範共青團支部書記。
這一年,那個大男孩年僅十六歲。
他的名字叫做袁戎先。
同年五月,袁戎先被捕。
被捕後,南京衛成司令顧志倫的妻子以同為青石先生的「師姐」身份,兩次找袁戎先談話,企圖動搖他的布林什維克信仰,均告失敗。
後來袁戎先在家人保釋下得以出獄。
出獄後他繼續堅持鬥爭。
三個月後,袁戎先再次被捕。
青石先生親自找到顧志倫,以同鄉及師生關係,替袁戎先說情。
顧正倫提出條件,只要袁戎先履行「自首」手續,即可釋放。
這個要求被袁戎先嚴詞拒絕。
在獄中,袁戎先給家人寫了一封家書。
信中寫道:「一個人到了不怕死的地步,還有什麼顧慮的?有了這種捨己為公奮鬥的精神,還怕理想事業不能成功?」民國十九年九月十七日,袁戎先被槍殺於雨花臺。
按照當時國府的規定,未滿十八歲是不可以執行死刑的,南京方面為了槍斃袁戎先,就擅自把袁戎先的年齡改大了兩歲,這樣就可以槍斃他了。
蘇民權的胞妹犧牲的時候,年僅十五歲,年齡被改大了三歲。
「民權,革命勝利了,我們一起帶著孩子來雨花臺,講述我們的愛情,講述我們的熱情似火的革命事業,講述偉大中華的不屈不撓的鬥爭……」
老黃的腦海中不斷的響起這句話,這是他最後一次和袁秋霞見面的時候,秋霞對他說的話。
當時兩人已經準備向組織上申請正式結為革命伴侶。民權。
蘇民權。
老黃不禁有些恍惚,他都快要忘記自己的本名了。
今天‘火苗,同志向他提及那個被殺死的七十六號漢女幹當年是在南京黨務調查處工作的,這勾起了他的回憶,然後,哀傷和思念便不可遏制的從心底氾濫。
戰友、親人、愛人,他蘇民權那麼多的美好的回憶都埋葬在南京,埋葬在了雨花臺!
有鋼琴聲音傳來,這是政治處的皮特的新情人在彈琴,老黃閉上眼睛,他彷彿看到了那個美麗、善良、堅強的姑娘在彈奏國際歌,十分遙遠而飄渺,卻又那麼的真切。
老黃從櫃子裡翻出半瓶酒,拔掉瓶塞,仰起脖子,咕咚咕咚喝下去小半瓶,胡亂的抹了抹嘴巴:
真的很想你們啊。
熊嘉尚的表情是嚴肅且哀傷的,她對苗圃說,「對不起。」苗圃驚恐的看著熊嘉尚,她的心突然劇烈的痛。
「小可!」苗圃呢喃,聲音很輕,牙齒咬得咯吱響。
「小可暫時沒事。」熊嘉尚知道苗圃誤會了,趕緊解釋說道,「是單芳雲同志,他犧牲了。」
根據熊嘉尚從上級那裡得來的訊息,組織上在七十六號的一個內線送出情報,‘芳雲日雜店的掌櫃的受刑不過,死了,。這位內線並非組織上的同志,只能算是組織上團結過來的同情和支援抗日的進步分子。
得知小可沒事,苗圃那空了的心又被填充,然後,單芳雲犧牲的訊息又令她的心疼得厲害。
同時,苗圃又在心中暗自恨自己,罵自己,這兩天他滿心都在擔心小可,竟然忘記單芳雲同志也身處危險,或者說是更危險。
然後,苗圃意識到了什麼,她看向熊嘉尚,「你知道了?」熊嘉尚剛才的神情和話語,令
她誤會了是兒子小可遇害了。
「是的。」熊嘉尚點點頭,「實際上,單芳雲同志曾經是我愛人的下線,我知道他。」
單芳雲是彭與鷗同志的外甥,是苗圃的丈夫馮嘉樟烈士的表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