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青浦特訓班的學員之外,別動隊大部已經同日軍接戰,隊伍主要活動於蘇浙滬一帶的城鄉結合處,伏擊日軍以及漢奸。
這樣的遭遇戰,長兵器沒有優勢,而別動隊的短武器優勢就突出起來,對日軍造成了一定的傷亡,相應的,別動隊也是傷亡不小。
因為程千帆的懇請,戴春風認真考慮了上特情組的實際情況,沒有將姜騾子的隊伍編入別動隊大部隊,而是給予了第五支隊獨立大隊的編制,允以獨立行動權。
按照程千帆的指示,姜騾子帶領獨立大隊採取了更加靈活的戰術,不碰日軍成規模的軍隊,只以偷襲日軍小股隊伍,特別是落單的日軍小隊為主。
饒是如此,獨立大隊依然出現了戰損。
“即便是日軍落單小股隊伍,他們的單兵作戰能力依然很強。”姜騾子介紹情況說道,“特別是日軍的槍法很準。”
獨立大隊首戰是偷襲、圍剿日軍一個五人小隊,八十餘人對五人,十比一的兵力部署,雖然最終全殲了五名日軍,但是,獨立大隊這邊卻有六人陣亡,七人負傷,可謂是慘勝。
這一仗,也讓獨立大隊真切感受到了日軍單兵作戰能力、以及頑強作戰意志的強橫。
此後,獨立大隊又和日軍落單士兵接戰數次,以多打少,採取突然襲擊,短槍近戰攻擊的方式,依然不斷有傷亡出現。
“獨立大隊現在還有多少人?”程千帆問道。
“還有四十三人,其中半數以上有輕傷。”姜騾子說道,他看了程千帆一眼,“有三人臨陣脫逃,被執行了臨戰軍法。”
“什麼人?”程千帆冷著臉問道。
“兩個學生娃娃,才十四五歲,還有一個是特情組的外圍。”
“該殺!”程千帆咬牙說道。
他知道,這很殘酷,十四五歲的學生娃娃,愛國熱情高漲,腦子一熱便加入抗日隊伍,這些此前連槍都沒有摸過的學生,進入戰場,被血腥殘酷的戰場嚇尿了都可能。
沒有被日本人打死,被執行了戰場紀律。
可憐嗎?
可憐!
但是,國難當頭,臨戰脫逃,便該殺!
戰場不是溫情脈脈的,也不是詩歌裡的慷慨激昂,是鮮血淋漓!
“所有人暫時撤過蘇州河修整待命。”程千帆命令說道。
這些人都是經歷過戰場的,算得上是老兵了,都是寶貴的財富,目前淞滬戰場形勢日下,他不能讓獨立大隊消耗在同日軍精銳士兵的戰鬥中,這些人他還有大用。
上海淪陷已成必然之勢,屆時,上海周邊都沒有成建制的國軍,他手中保留有這麼一支經歷過戰場的隊伍,是能夠發揮出重要作用的。
“是!”姜騾子點點頭。
肖先生此前便叮囑過他,此次參與戰事,以鍛鍊隊伍為主,獨立大隊日後另有大用,他懂這個道理。
……
從青浦回到法租界,謹慎的程千帆安分守己,專職忙碌巡捕房的工作。
十月八日。
駐滬日軍總司令表明宣告:日軍進攻之目的,在於強迫中國政府與抗日軍隊改變對日態度。
此言一出,一片譁然。
國人憤慨不已。
翌日,國聯邀請十三國在北平舉行九國公約會議,覓取解決中日爭端之辦法。
十日,國府外交都照會國聯,宣告接受九國公約會議的邀請。
日軍對此的回應是,猛然加大了對中國軍隊的攻勢,瘋狂進攻閘北。
……
十月二十八日。
堅守閘北四行倉庫八百孤軍(實四百餘人英勇事蹟,轟動全市。
日軍佔領閘北,大肆焚燒,閘北盡成焦土,平民死傷枕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