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一些換洗衣物之外,還有三本厚厚的筆記本。
他開啟來看,驚訝的發現這竟然是宮崎健太郎寫的日記。
這確實是令他震驚無比。
間諜和特工是絕對不會寫日記的。
是的,正經的特工從來不會寫日記。
或者說,從來不會寫真實的日記。
許是因為宮崎健太郎是以學者身份在華夏大地遊歷,他的經驗和警惕性不足,所以才會犯下寫日記的大忌?
不過,很快程千帆就推翻了自己對於宮崎健太郎經驗不足的猜測。
他驚訝的發現,除了前兩頁是用日本寫的,並且只是簡單介紹了一下天氣啊,去了哪裡之外,後面的日記都是用德文寫的。
難怪宮崎健太郎不怕被人看到這本日記,即使是遇到盤查,他也無懼,一方面因為中國士兵不太敢對於持有日本護照的學者怎麼樣。
另外就是,別說是普通士兵了,即便是軍官中有幾個看得懂德文的?
程千帆翻開第五頁,看到上面寫著。
“這個小村子在耒陽深山裡,只有羊腸小道與外相通。買魚肉雜貨要走十幾華里山路,但有一樣東西很方便,煤。
村子地下蘊藏一種優質無煙煤,我試驗了一番,發現燃燒的時候真的無臭無煙,燃盡後,只留一點白灰。
這個村子交通不便,資訊閉塞,只有村子裡的人知道,出了村子,就沒有人知道這裡有優質無煙煤。”
最後,宮崎健太郎在後面特別備註:湖南耒陽田心鋪的山上有一座無煙煤礦,有佔領之價值。
程千帆震驚了。
他竟然有一種欽佩的感覺,日人為了侵略中華,竟然做了如此精細之準備。
此前他就知道東亞同文學院的學生會每學期出去遊歷,做了和宮崎健太郎類似的事情,只是沒有機會看到確切的遊歷報告,觸動沒有如此這般強烈。
欽佩之餘,更覺得觸目驚心和痛恨。
他深深感到日本對中國的侵略野心之根深蒂固。
湖南位於華夏腹地,現在日本人只是佔據東三省,覬覦華北,但,實則早有全面侵華之心。
……
在另外一本日記本上,程千帆看到了‘四川成都篇’。
宮崎健太郎和兩個助手去了成都街頭。
他們四處遊逛,格外著迷各種圖冊,交通圖、礦產分佈圖、物產分佈圖、水系圖……舉凡圖冊,統統收入囊中。
三人喜歡拍照和丈量。
爬上望江樓、城門樓等高處,俯瞰拍攝成都市區。
再用皮尺細細丈量建築物,城牆的厚度與高度,萬福橋、萬里橋、安順橋的長度和寬度。
兩個助手,一個病死在成都,一個被蛇咬,鋸掉了大腿,最後回到了日本國內。
這篇寫在昭和九年六月十一日的日記的最後,有一句話:
“不要命,不要名,不要錢,滿懷不平、野心,鬱憤叢積,遠離故土,會看到大和櫻花與旭日國旗在蜀山之巔高高輝耀的那一天。”
程千帆只覺得脊背發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