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發菜場是這附近最大之菜場。
邵媽要是買菜的話,最合適、也是最正常、不會引起懷疑的選擇就是大發菜場。
程千帆掏出懷錶看時間。
他了解‘大戶人家’中的女傭的慣常工作時間,晚餐的食材大多是中午午飯後採買。
馬思南路的很多家庭都有女傭,邵媽要是‘合群’的話,很可能隨大流在這個時間點來買菜。
“大發菜場門口停一下。”程千帆說道。
“好嘞。”
程千帆下車,多付了一角錢車資,說道,“你在這裡等我一刻鐘,我很快回來。”
十五分鐘時間,他告訴自己,只有十五分鐘時間。
程千帆信仰紅色主義,他不相信鬼神,不信命。
但是,此時此刻,他的心中如同蟲子在抓撓,這十五分鐘時間,就是上海組織上有可能派往窩棚區的那位同志的生機。
十五分鐘內,邵媽出現,這個同志‘命好’,得救。
邵媽沒有出現……
……
程千帆自然不能傻等,他在菜市場門口的幾個攤位閒逛。
他總歸要買些東西才說的過去。
趙文華醫生是滬上名人,他此前接受過《申報》記者採訪,自承是一個老饕,尤為喜食江魚。
這一期的報紙程千帆看過。
趙文華喜食江魚已經成為軼事。
程千帆中途停留,在菜市場買些江魚帶過去以為見面之禮,以表達年輕人對這位滬上名醫的尊重,並不寒磣,也不會顯得突兀,甚至可以稱之為雅事。
這很合理。
程千帆已經將目標鎖定在一家漁攤上的河鰻,趙文華喜食江魚,尤以河鰻為甚。
不過,他裝作沒有拿定注意買哪一家的,這家看看,那家看看。
程千帆掏出懷錶看了看時間,只剩下五分鐘了。
他知道不能繼續裝模作樣了,他挑了三條河鰻,又讓一家漁攤攤主將一個木桶賣於他,付了錢,拎著裝了活魚的木桶準備離開。
木桶裡面的河鰻鮮活無比,游來游去,絲毫不知道自己即將面臨的命運。
程千帆臉上帶著滿載而歸的喜悅,內心深處的一縷悲傷折磨著他。
就在此時,他聽到身後傳來幾個女人說話的聲音,他沒有扭頭看,而是走過去讓漁販朝著木桶再添些水,正好用餘光可以觀察……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