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都懂規矩。
……
雄鎮樓三十號。
一輛黑色的福特小汽車緩緩地駛來。
“證件!”警衛立刻向前。
駕駛室的車窗搖下三分之一,司機將證件遞出。
“長官好。”警衛立刻敬禮,司機竟然是餘平安副主任的親信副官趙燕生。
小轎車啟動,緩緩地開進大門。
並沒有開往院子裡的停車場,而是七拐八拐,經過了小白樓之後,繼續向左拐,前行了數十米,停在了一個紅色的小樓前面。
程千帆就要推開車門下車,趙燕生突然開口說道,“處座問什麼,你就回答什麼,不要有絲毫隱瞞。”
“多謝。”程千帆點點頭。
趙燕生的意思就是這句話的本身意思。
這句話透露出一個細節,戴春風痛恨謊言,重視細節。
故而,程千帆有他自己的理解:
回答問題的時候,儘量不要過多猶豫,猶豫往往表明你在思考如何應答。
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可以有隱瞞,但是,說出口的,必須是事實。
具體哪些能說,該說。
哪些絕對不能提。
該說的話,真的該說嗎?
一句話整體來看,沒有問題,但是,某個用詞,用字,可能並不合適,不合適就會帶來懷疑。
這是程千帆坐在車內、來此的途中一直在苦苦思考的難題。
他在腦子裡思考自己要彙報的情報細節,以及對方會問的問題,自己該如何回答。
每一個字,都要推敲。
每句話的應該是何種表情,都要到位。
但凡稍有錯誤、疑點,明年的今天,可能就是他的忌日。
此外,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今天的這次會面,程千帆該以何種心態和身份來應對?
下屬?
小老鄉?
或者二者兼。
他是中央陸軍軍官軍校肄學,戴處長是黃埔生,算起來也算是學弟見學長。
不同的身份和心態,不同的應答、表情管理。
力求做到合理。
……
下了車的程千帆觀察了一下四周。
這個小紅樓和餘平安的小白樓樣貌相仿,應該是同期建造的別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