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如此。」荒木播磨點點頭,「荒尾知洋來自荒尾家族。」
「荒尾家族?」程千帆皺眉,然後眼睛眯了眯,「荒尾精閣下……」
「荒尾知洋是荒尾精閣下的侄孫。」荒木播磨說道。
「果然來頭不小啊。」程千帆長嘆息一聲。
……
前清時期,日本就大肆向中國安插間諜,為後來與前清的甲午戰爭做各項準備。
光緒十二年春天,受日本參謀本部委派,日軍參謀本部「中國課」中尉荒尾精就秘密來到中國蒐集軍事機密。
隨後,荒尾精在上海成立「玄洋社」,是日本在華最早的成建制的特務機關。
日本商人、間諜岸田吟香在上海打著行善名義成立了樂善堂,實際上是為日方蒐集情報的機關。
荒尾精到上海後,便以"樂善堂"為據點,並相繼漢口、北京、長沙、重慶、成都、鄭州、天津、福州等十多個城市設立情報分支機構,打的旗號就是樂善堂在各地的分號。
後來戴老闆得知樂善堂是日本自前清開始的間諜據點後,下令軍統各站點對樂善堂動手,只可惜日本人早已經提前撤離了。
以這些特務機關為基礎,日本的間諜活動開始滲透輻射到了中國腹地。
光緒十六年四月,荒尾精回到日本彙報工作,時任陸軍大臣大山嚴熱衷於學習歐美,對荒尾精放棄去歐美而著急去落後的清國的做法不太理解,荒尾精回答了他的目的——「奪取並統治中國。」
荒尾精的努力得到時任首相山縣有朋的認可,從內閣秘密經費中撥款四萬元交給了他。
日軍參謀次長川上操六更是將自家的房子抵押給銀行,貸款幾千元全部交給了荒尾精。
日本在華的特務機關和間諜培訓機構建立起來後,組織了最大規模的一次情報探測運動——「四百餘州探險」,歷時三年多。
日本特務們化裝成中國人,以考察、買賣藥材為幌子深入各地,凡當地風土民情、地形、氣候、產業、交通、關卡、兵營和軍事要塞等均在調查和探測範圍內。
宮崎健太郎此前以行吟詩人的名義,在中國各地遊歷,實際上做的也是類似的工作。
荒尾精則根據手下間諜刺探的情報,編寫了三冊共兩千三百多頁的《清國通商綜覽》。
從這本書中,日本的軍政要員對清朝的政治、經濟以及軍事部署都有了非常詳細的瞭解。
日本人自己評價,該書「問世之後,使世人因而瞭解了老大帝國的實情,有識之士莫不感奮」。他們由此得出結論——清政府看似龐然大物,其實,內部早已千瘡百孔
。
該書成為以後半個世紀日本侵華分子必讀的參考資料。
……
宮崎健太郎在自己日記中有記載,他在受訓的時候,該書就是"必讀課本"之一。
可以這麼說,荒尾精本人就是近代日本對華情報工作的鼻祖之一,因此,宮崎健太郎和荒木播磨這兩個上海"地頭蛇"都不得不承認荒尾知洋來頭不小,他們面對荒尾知洋,都感覺到了巨大的壓迫感和壓力。
「荒尾知洋會直接出任特高課課長嗎?」程千帆問道。
「應該暫時不會。」荒木播磨搖搖頭,說道,「我瞭解到的情況是,荒尾知洋會以特別派遣長官的身份,暫時全面主持特高課的工作。」
「這是提前預定了課長的職務啊。」程千帆冷哼一聲,「一旦被荒尾知洋整合了特高課,再立下些許功勞,課長的帽子就直接從包裡取出來戴在腦袋上了。」
他看著荒木播磨,滿眼都是憤怒之色,「荒木君,上官不公啊。」
程千帆悶悶的抽了幾口煙,說道,「這些出身不凡的傢伙,本就是很高的貴胄了,卻總是從我們這樣的兢兢業業的普通人手裡直接搶奪,簡直是太過分了。」
「是啊,太過分了。」荒木播磨有感而傷,嘆口氣,憤憤說道。
程千帆瞥了荒木播磨一眼,看來此事對荒木播磨的刺激不小啊,荒木播磨雖然有時候看似膽量不小,不過,實際上這是一個骨子裡比較謹慎的傢伙,尤其是面對荒尾知洋這樣的背景深厚的"貴公子"的時候,若是以往,荒木播磨會假模假樣的說一句"宮崎君,慎言",現在卻是毫不掩飾他的憤懣情感了。
「荒木君,荒尾知洋畢竟是從上面下來的,對於上海的情況缺乏瞭解,他要掌握特高課,這需要一個過程。」程千帆微微一笑,說道,「現在荒尾知洋還未來到,荒木君你這邊要提前幫這位荒尾少爺署理好特高課的工作啊。」
荒木播磨眼中一亮,點點頭,「宮崎君所言極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