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在這個時候,辦公桌上的電話鈴聲響起。
蘇晨德心中一跳,他快步走到電話機面前,一把抓起電話話筒,“我是蘇晨德!”
“廳長,出事了。”電話那頭傳來了急切、慌張的呼喊聲。
蘇晨德臉色一變,方才焦躁不安的感覺應驗了。
他心中一沉。
“出什麼事了?曹宇呢,讓你們曹組長與我說話!”蘇晨德厲聲吼道。
幾分鐘後,七十六號的特工們看到蘇廳長急匆匆的跑向三樓樓梯那邊。
三樓是李副主任的辦公室所在,日常有‘重兵把守’,樓梯口有鐵柵欄,需要經過三道崗哨才能來到李副主任辦公室。
……
“歐陽先生,此事就拜託了。”程千帆雙手抱拳,客客氣氣說道。
他面前是一個五六十歲的老者,老者面色陰沉,冷哼一聲沒有理會他。
程千帆的面色也立刻陰沉下來了。
“程總,我代家師應下了。”旁邊一個身材瘦削的年輕男子趕緊賠笑說道。
說著,他衝著老者說道,“師父,你身子不好,且先歇息去,這邊由徒兒來招待程總弄過就行了。”
老者哼了一聲,最後嘆口氣,一跺腳走開了。
“家師身子骨不太好,脾氣也有些古怪,程總見諒。”阮金晶趕緊向程千帆賠笑道歉,解釋說道。
“令師不是身子骨不好,看起來是太好了。”程千帆冷嘲熱諷。
“程總是第一次來梨園吧,要不阮某陪程總您逛一逛?”阮金晶迴避了這個話題,說道。
“倒也不是第一次來,只是沒有正兒八經逛過罷了。”程千帆說道。
“那這次正好,阮某帶程總好生逛一下。”阮金晶大喜,說道。
……
這是南市的一座坐北朝南四合院式的古建築,是上海伶界藝人創立的梨園公所。
梨園公所初建時為祖師殿供奉伶人祖師爺老郎神塑像。
前廳、大廳東西廂房五間,呈口字形建築,二樓上為伶界首領的辦公室、議事房,伶人集會、活動在大廳進行,逢年過節祀奉祖師,香火盛。
民國元年的時候,又增建五樓五底及偏室六幢。
公所併購置義地、山莊數處,為收埋故世藝人之用。
公所還辦有榛苓學堂,專收伶人子弟免費入學習藝,因為伶人子弟被人歧視不能入學,榛苓學堂後改名榛苓小學,其名稱是由清末愛國藝人汪笑依所起,榛是樺木科落葉灌木,榛樹上生長的球形堅果稱作“榛苓”,取此名稱是希冀老一輩要辛勤培養下一代,梨園繁盛之意。
“這便是孫先生所提字?”程千帆看著裝裱懸掛之‘現身說法’四個字,問道。
辛亥革命時,京劇藝人也參加了革命鬥爭。
梨園公所組織伶界敢死隊,從九畝地出發,攻打江南製造局,以京劇演員特有的武功翻牆攻入,引彈爆炸打亂了清軍的陣腳,為上海光復立下了戰功。
後來孫先生曾親自到梨園公所與京劇藝人親切座談和攝影留念,當場揮毫書寫“現身說法”匾額,以表彰功勳。
“這是復刻品。”阮金晶解釋說道,“時局動盪,為免孫先生題字受損,師父他們將匾額妥善收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