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填海恬不知恥的說,近衛不僅宣告“善鄰友好”,並鄭重宣告日本對華無領土、無賠款之要求,不但“尊重”中國之主權,且以允許日人在中國自由營業為條件,“交還租界,廢除治外法權”。
這樣,依照“和平方法”不但華北各省可以保全,抗戰以來淪陷地區也可收回,“主權及行政之獨立完整,亦得以保持”,甚至東北四省問題也向以謀“合理之解決”。
此外,該豔電還特別提出“和友邦日本共同防紅”,汪填海聲稱,由於是以日德意防紅協定之精神締結中日防紅協定,因此,有德意友邦在旁約束,中國方面完全可以放心,日本絕不會“干涉及於吾國之軍事及內政”,“中國紅黨,則必須“取消其組織及宣傳,取消邊區政和軍隊,否則必加以制栽”。
關於“經濟提攜”,汪填海更是無恥的說,日本在經濟上不是獨佔,而是以“平等之原則”與中國進行合作,因此對日本的要求“應在原則上予以贊同”。
此人給自己臉上貼金,表示透過他的努力,‘尤其“能以合於正義之和平而結束戰事,則國家之生存獨立可保,即抗戰之目的已達”’。
“日本帝國主義以為,只要使汪填海脫離渝城,渝城國府即可分裂瓦解,對日抗戰不攻自破。”程千帆說道。
“最重要的是,汪填海這個人盲目自信,他認為以他的地位和影響,只要他登高一呼,萬眾必然響應。”老黃冷笑說道。
他對汪填海極度厭惡,當年此人在武漢背叛革命,殺害了大批同志,老黃有多麼老戰友便是犧牲在‘馬日事變’的屠刀之下。
“只可惜,汪某人太高估自己了,他失算了。”程千帆微笑說道。
汪填海發表《豔電》,賣國投敵,激起全國軍民和海外華僑的群起戟指,紛紛聲討。
南洋愛國華僑暨賑救祖國難民總會主席陳嘉庚發表通電指出,“汪填海甘冒不韙,公然贊同日寇亡國條件,稻其行跡,不僅為總理之叛徒,更為中華民族之國奸”。
華僑各界要求國府公佈汪填海的罪行,“通歸案,以正國法而定人心,八百萬華僑擁護抗戰到底”。
國府各戰區司令也紛紛聯名通電“以汪言和應通令全國嚴究辦,通緝歸案,明正典刑”。
陝甘寧邊區軍民更紛紛聲討汪填海的賣國投敵罪行,要求國黨當局對漢賣國賊予以嚴懲。
雖然汪氏之叛國舉動令人震驚,但是,各界的反應令包括程千帆、老黃以及路大章在內的紅黨人都是鬆了一口氣,他們所最擔心的惡劣情況暫時並沒有出現。
“不過,形勢依然不容樂觀。”路大章分析說道,“國黨高層沒有人響應汪氏,但是,汪填海這個人在國黨內部影響力太大了,他的叛國舉動,對於抗戰之士氣的震盪是必然的。”
程千帆點點頭,不愧是特科情報戰線的老特工,看問題一針見血。
“是啊,不得不防啊。”程千帆說道,“很多之前考慮過當漢奸的人,出於種種原因不敢公開當漢奸,汪氏這個行為等於是給這些人一個當漢奸的理由了。”
……
三人又討論了一番,最終決定將三人此次黨小組會議內容和他們的見解向總部正式發電彙報。
這也是總部給予‘火苗’、‘鋼琴’、‘飛魚’三位同志的信任和權力,此三位都是黨的不可多得的人才,而且深處淪陷區一線,他們的思想動向和具體分析,對於總部而言也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PS2)
當然,最重要的原因是‘火苗’同志堪稱是最清楚汪氏叛國前後的種種事情的紅黨人,向組織上針對此事給出最直觀的見解,是非常重要的政治任務。
就在此時,傳來了一陣急促的敲門聲。
三人默契的對視了一眼。
程千帆搖搖頭,示意不要輕舉妄動,三人是以朋友的身份在茶館包間喝茶的:
小程總,老黃醫療官,霞飛路巡捕房的路大章,這三個人在一起吃茶很合理,並無可疑之處。
“誰啊?”程千帆開口問道。
同時,隨著他開口,老黃手中隱蔽的握著一把匕首,路大章則已經開啟了槍套。
“帆哥,是我。”李浩說道,“出事了。”
“什麼事?”程千帆懶洋洋問道。
隨著他一個手勢,老黃將匕首收好藏起來,路大章輕輕合上槍套,然後程千帆便拉開了房門。
他便看到李浩站在門外,表情急切。
“秦迪被日本人殺了。”李浩向老黃和路大章點頭致意,連忙說道。
“殺了就殺了。”程千帆心中咯噔一下,但是,他面上卻是不耐煩的表情,沒好氣說道,“這個槓頭,我早就說過,他早晚要出事的。”
PS:求訂閱,求打賞,求月票,拜謝。
求月票,拜謝諸位大大。
PS2:程千帆三人深處大上海一線,他們都是‘老同志’,他們的能力,即便是放在延州總部,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他們的見解和眼光,極具參考價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