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寺廟正是黑水峪內的名寺——仙遊寺。
隋文帝開皇十八年,修仙遊宮,以為行宮。
仁壽元年,隋文帝為了安置佛舍利,於十月十五日,命大興善寺的高僧童真送佛舍利至仙遊宮,建舍利塔安置,易宮為塔,自此改稱仙遊寺。
“已經訊問過了那些鄉民還有寺廟之中的僧侶,這段時日他們並沒有發現任何的異常。”
劉哲垂首稟報著,高迎祥並沒有問劉哲是怎麼訊問,用什麼樣的手段訊問。
高迎祥知道劉哲稟報的這一訊息絕對可信。
“峪口峪內也沒有任何的不妥之處,先鋒騎兵正在查探峪外情況。”
高迎祥轉頭看到了仙遊寺外正在遊戈的騎兵,心中的石頭慢慢的落定。
原先那種不安的感覺,不知道為什麼現在也沒有再度浮現出來。
高迎祥微微搖了搖頭,長出了一口濁氣,他感覺或許是自己心中的壓力太大,太過於患得患失,以至於心中過於不安。
“這一走就是十五日,又遇到接連不斷的陰雨,軍中的軍將應該體力都到了極限。”
高迎祥穩了穩心神,舉起馬鞭,指著山下的仙遊寺開口道。
“通令全軍,今日就在仙遊寺周圍安營紮寨,修整一日,再出黑水峪。”
“遵命!”
劉哲面帶笑容,高聲應命。
一切都在按著計劃進行,再有兩日便可以兵臨西安城下,立下不世之功,如何不讓人激動。
“今天也不需要再節省糧草了,直接將所有的糧食都拿出來,讓兒郎們今日都敞開肚皮放縱一些。”
高迎祥舒展開了緊索的眉宇,放鬆了些許,說道。
高迎祥的軍令很快也隨著傳令騎兵的的來回奔走,和一級一級傳下,被所有人知曉。
一時間山道之間再度響起了震耳欲聾的歡呼之聲。
……
日漸西斜,當太陽逐漸落入群山之間時。
一座以仙遊寺為中心的巨大的營寨已經是修建了起來,營寨重重疊疊,看似混亂,但實際上亂中有序。
高迎祥雖然並非是出身邊軍,但是他打了多年的仗,麾下的精銳多為榆林、固原等鎮的邊軍營兵,對於安營紮寨,行軍列陣這些東西早已經是得心應手。
在一些細節方面或許高迎祥還比不過如今明軍的將校,但是論起指揮大兵團作戰的能力,如今的一眾明軍將校拍馬都難及高迎祥。
畢竟明末的武官,就是成為一鎮總兵也多是隻帶一營數千人的兵馬,了不起麾下有幾個參將和遊擊帶領的援兵營和遊兵營作為支援,加起來萬人都不到。
一上萬人,數萬人的大戰,基本都是由文臣掛帥督師。
隨著太陽的慢慢的落下,黑水峪的各處也快速的陷入了黑暗之中。
山中的走獸飛鳥也歸穴入巢不再活潑,山林之間的聲音慢慢消失,變得沉寂了起來。
但是仙遊寺內外,卻是一片燈火通明,仍舊人聲鼎沸。
燈籠火光星星點點佈滿了仙遊寺的內外,從山頂望向下放,宛如燦爛的星漢一般。
闖軍營地之中,一片喧囂。
而在仙遊寺中央地區,卻是安靜異常。
高聳的鼓樓之上,高迎祥身穿著一身素袍,憑欄而立。
鼓樓之上沒有點燈,也沒有跟隨在高迎祥的身側。
所有的衛士都在鼓樓之下守衛著高迎祥。
此時的鼓樓之上,只有高迎祥一人站立其上。
從鼓樓之上,可以將大半個黑水峪盡收入眼底。
天空是大片大片火燒的紅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