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知道兵貴神速,遲去一分一秒,武威那裡的情況就可能危險一分。
竇氏一脈,先是竇融被髮掘了出來,征伐涼州的時候就立下赫赫戰功,帶兵圍殺了包括王輔臣在內的眾多戰將。
所以,涼州的兵力其實是分散在各個地區的,十天的時間只是最快的估計。倉促從各地派出援兵的話,有被人家逐個擊破至風險。
因此,他大可以等著對方自投羅網就是。
他的首要目的,是在涼州防線撕開一個缺口,而並不是說消滅敵軍多少兵力。
而且,這還是楊士奇他們不知道西州那邊的事情。
至於此事此刻的涼州大都督蒙恬,他這個時候並不在這裡。一收到訊息,他就直接離開了隴縣,而後,才是由刺史李泌召集涼州眾文武議事。
河州只需要鎖好陰山防線,就可以將蒙古兵馬阻擋在河州之外。
竇氏一脈,如今也是一隻外戚了,宮中有竇漪房在內,軍中有竇憲、竇融、竇固,都是各地軍中的支柱型人物。就算不如皇后衛氏那樣顯赫,但也非平常人家可比。
如果他不在的話,召集各方援軍的事情,當然要交給這兩個人了。
這回元蒙是真的要大動干戈了,此戰,絕非是涼州一州的事情,是整個北方四州的事情,甚至是整個晉軍的事情。
不過,涼州的十萬大軍雖然未有一兵一卒參與中原戰場,或者是南方戰場,但問題是涼州的情況和河州以及幷州的情況不同。
就算是六百里加急,等到西州那邊的情況傳過來,也得幾天了。
有的時候,守株待兔也未必不是一個好的辦法。
如若不是李廣迷路,那支兵馬未在指定時間到達的話,竇固就不會先勝後敗了。但這一戰,也切切實實打出了他的名號,自此之後,天下名將之中,有他的一席之地。
“鐵木真於涼州一線動用了足足25萬兵馬,來勢洶洶,以我涼州一軍之力,實難抗衡!”涼州治所隴縣,李泌憂心忡忡的道。
而楊士奇之所以建議第一時間將這件事情傳信於河州的薛仁貴和幷州的岳飛,那是因為,河州的薛仁貴,是唯一目前有兵力,並且距離他們最近,可以給出支援的。
而蒙恬在河州之中一駐紮就是十多年,並且,孟珙作為首屈一指的防禦戰名將,更加是常年親自駐守陰山。兩人合力,將陰山防線打造的水洩不通。
也就只有一個涼州,並沒有河並兩週那麼大的便利,面對北方的蒙古,兵力必須要兼顧到各個地力。而且,隨著高原之上的古藏族開始崛起,南邊也不得不防。
“為大局計,總是要做好以防萬一的準備!”李泌心中沉重道。
晉軍在並河二州佔足了地利,原本在這兩個方向很難突破。但是,就算是以涼州作為主攻方向,可這兩州絕對不會一點事都沒有的。
至少,派出兵力,牽制這兩州兵馬,元蒙是絕對有這個實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