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大事,黑鍋自己先揹著,讓皇上化被動為主動,有迴旋的餘地再說。
嚴嵩化身背鍋俠,主打一個貼心。
對此,嘉靖心裡冷笑了兩聲,宣徐階?
那個老狐狸早就回徐府等待了,宣與不宣,這口黑鍋都甩不掉。
說白了,海瑞的奏疏是針對改稻為桑,而改稻為桑又是嘉靖同意的國策。
一旦徐階過來,必然會主動開啟奏疏看,然後假裝驚訝,將這件事徹底挑明。
而他不過來,問題也不大。
裕王被徐階忽悠的衝鋒陷陣,鐵了心要將這件事解決掉。
身為嘉靖唯一的兒子,大家都公認的儲君,裕王身上絕不能有汙點。
所以弄到最後,還是要嘉靖主動來解決這個問題。
甚至嘉靖不用想都知道,哪怕他不宣,過會徐階也會主動入宮求見,然後表示他也才剛看到這些奏疏,還沒看幾個字。
裕王便為表忠心,孝心,將這些奏疏帶到了皇上面前,他這是來請罪的。
這件事一挑明,因為嘉靖身為皇帝,所以必須給出決斷。
而且,這還是徐階給嚴嵩挖的一個坑,就等著他必須往裡面跳。
因為徐階知道,當今皇上,也是一個極為愛惜名聲的皇帝。
一旦嚴嵩接手這件事,就必須直面改稻為桑與皇上名聲的問題。
他既要保證改稻為桑順利施行,也要免除皇上名聲出現汙點,將黑鍋接過來背好。
如此一來,海瑞這個燙手山芋,就被清流們甩給了嚴黨。
全過程中,只有嚴嵩被苦一苦了,大家都皆大歡喜。
“去宣徐階來。”
嘉靖忍不住又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裕王,微微搖頭後,便示意了一下黃錦。
很快,早就等候在家的徐階,便來到了玉熙宮,一頓客套請安後。
他故意看了一眼嚴嵩手中的奏疏,帶著慚愧的表情跪下,叩首請罪道,
“臣向皇上請罪。”
這是要挑明事情的前奏,一句請罪,嘉靖必須開口了。
“你們是有罪,幾份縣令的奏疏,居然堂而皇之的出現在朕面前,內閣是擺設嗎?”
嘉靖根本不理會徐階的請罪,手裡拿著芭蕉扇輕輕搖著風,臉上露出不愉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