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從綜合條件角度來說,目前欣代市的各項基礎條件遠比索約市優越的多。
就比如欣代市發展歷史比索約市更長,欣代市位於肥沃的贊比西河三角洲上,周圍土地肥沃,農業發展條件遠優於索約市。
除此外,欣代市的航運價值也比索約市高的多,擁有更深的經濟腹地,這導致欣代的貨運業務比索約市達到的多。
雖然贊比西河口因為泥沙容易淤積,不利於航運的發展,但是,這種不利條件並不是不能克服,反觀索約市所在的剛果河口,雖然因為剛果河龐大的水量,以及較低的含沙量,河口位置不僅沒有泥沙淤積,反而被剛果河侵蝕出一條深入大西洋的深溝。
但是,從索約市到金沙薩中間的利文斯頓瀑布群,使得剛果河下游成為“天塹”,至少在短時間內,東非拿剛果河下游地區毫無辦法進行改造。
而且,除了地形上的差異以外,剛果河下游和贊比西河下游沿岸的差距也十分明顯。
從欣代市沿著贊比西河往西,一直到太特市將近一千多公里,可以實現通航,而兩岸是肥沃和廣闊的平原,農業發達,人口相對密集,城鎮數量比較稠密。
而上游更是有在東非全國範圍都比較重要的太特工業區。
這也就意味著欣代市不缺水運貨物,不管是沿岸的農產品出口,亦或者是上游鋼鐵等工業品和原材料的運輸,欣代市都是最佳選項。
反觀,剛果河下游兩岸,除了金沙薩以外,完全沒有其他大城市,甚至連村鎮數量都十分稀少。
這是因為剛果河兩岸屬於熱帶雨林區域,缺乏農業尤其是糧食種植業發展的條件,所以人口和城鎮數量都遠不如贊比西下游區域,而要是算兩條河流的中上游地區,那差距就更大了。
而且,還有一個相當致命的問題,那就是剛果河下游複雜的河流情況,導致東非西部沿海鐵路繞路,也就是說剛果河下游,沒有鐵路經過。
而是選擇在中游和下游交界處的金沙薩,建設跨河鐵路大橋,這使得西海岸沿海鐵路向內部凹進去了將近五百公里,從剛果河北邊的卡賓達,到南邊的羅安達,只走鐵路和公路必須選擇金沙薩中轉,中間形成了一個三角地帶。
至於下游,也有部分河段可以透過渡輪透過,就比如位於河口的索約,從索約到河對岸的莫安達就依賴渡輪。
當然,索約市發展電解鋁產業也不是沒有優勢,就比如海運便利,有直達羅安達和其他剛果河北岸的鐵路和公路,而且上游的利文斯頓瀑布群也並非完全沒有價值。
未來,東非技術進步後,未必不能將當地強大的水力資源利用起來,從而給周邊地區輸送龐大的電力資源。
東非政府正是考慮到剛果河下游強大的水電潛力,所以才提前佈局,在索約市佈置耗電量需求極高的電解鋁產業。
不過,真等到東非征服利文斯頓瀑布群,將它轉變為經濟效益,那也不知道是多少年後的事了,因此在短時間裡,索約市的經濟絕不可能超過東海岸的欣代市。
但是,經濟是經濟,產業是產業,索約市經濟威脅不到欣代,電解鋁產業卻實打實的已經對欣代市形成威脅。
所以,李森強調道:“我們和索約市分別是東西海岸的兩大鍊鋁中心,但是我們有一個巨大的劣勢,那就是在東海岸,還有馬普托能對我們形成威脅。”
“馬普托鋁工業的發展近些年來,已經分化了我們在南方的部分市場,對我們形成了一定的衝擊。”
“所以,我們欣代的相關企業,除了追求產量的提高以外,更要加強對鋁需求市場的拓展和穩固,尤其是海外市場的開拓,如今國內企業競爭相對激烈的情況下,海外反而是更好的選擇。”
事實上,全世界,亦或者東非本國對鋁的需求量都極大,就目前東非國內來說,汽車,家電,電子裝置,飛機制造等等產業,都對鋁金屬有著旺盛的需求,反過來說,目前世界鋁產量遠跟不上需求量。
這也是之前為什麼說鋁工業一片藍海的原因,當然李森說的也很有道理。
雖然東非國內需求旺盛,不存在產能過剩問題,但是鋁材出口毫無疑問能給欣代市帶來更多的利益。
畢竟,當前世界上能夠生產鋁的國家相當少,全世界鋁產量加起來可能也就不到二十萬噸左右。
毫無疑問,相對於東非,那些沒有能力生產鋁的國家,他們如果想要進口,就必然要付出比東非國內更多的價格,畢竟沒有能力自己生產,就註定受制於人。
當然,有一點也值得注意,那就是國際鋁價雖然比東非本國高許多,但是需求量也少,畢竟很多落後國家,他們壓根用不到太多的鋁。
就比如之前提到的飛機制造業,鋁是製造飛機機體的重要基礎材料,但是世界上有航空工業的國家屈指可數。
所以,李森對企業人員提醒道:“想要擴大海外市場,光靠上游企業肯定是行不通的,更重要的是下游產業大力,而我們欣代市擁有大量鋁的下游產業。”
“包括鋁材加工,傢俱製造,容器,合金,為其他企生產零部件等等,生產更多的終端產品,拓展鋁的使用範圍,毫無疑問能夠孵化和培植出更多的新興優質企業。”
“我們欣代市能夠從單一的鍊鋁,發展成為如今經濟發展最快的城市,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鋁產業鏈的完善,以及相關工廠和企業的不斷落地,從而為本市發展,不斷提供新的增長點。”
“所以,這種風格應該繼續維持下去,除非某一天,鋁工業發展到如今鋼鐵產業這個程度。”
鋼鐵產業近些年面臨的過剩問題,一直都困擾著不少國家,與之相比,鋁工業想要發展到如今鋼鐵產業這個局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至少最近幾十年裡,看不到頹勢,也就是說,即便欣代市死抱著這個產業,在未來幾十年時間裡,也不需要太擔心本市經濟發展陷入停滯狀態。
更何況,李森也說了,欣代市早就擺脫了產業結構單一的局面,近些年來,欣代市其他產業的發展也比較迅猛,而這些很大程度上都是贊比西河入海口這個優勢條件所帶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