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文物買賣 (第2/2頁)

推薦閱讀:

“所以,我們的交易,自然也需要按照市場公正的價格來,你們肯定吃虧不了。”

在舍赫曼這個狡猾商人的不斷洗腦下,彼得羅夫的想法也確實出現了動搖,他也開始認為眼前這批文物,其實沒有他想象的那麼值錢。

但是,他又感覺舍赫曼給出的價格太低,畢竟,其他歐洲人購買文物那都是按照件算的,有些甚至能給出一個天價。

而反觀舍赫曼,他居然大言不慚的說眼前這批東西,只能按斤稱,這讓彼得羅夫感覺他推銷的不是文物,而是市場攤上的水果。

所以,這種反差,讓彼得羅夫依舊能夠維持一定的清醒,他就說道:“舍赫曼先生,我總感覺你在忽悠我,要知道那些歐美商人購買文物,可是很大氣,付起錢來也很豪爽。”

“怎麼到了你這裡,就使勁壓價,而且還把東西貶的一文不值。”

舍赫曼眼看彼得羅夫這個心大的斯拉夫人,智商想要重新佔領高地,急忙打斷道:“彼得羅夫先生,這你就冤枉我了,我說的可都是實話,你這麼聰明的人,怎麼可能分辨不出來呢?”

“要知道,你們俄羅斯人的智慧不低,在帝俄教育如此落後的時代,就出了那麼多的世界聞名的文豪,藝術家,科學家,數學家,由此可見,俄羅斯人的智商普遍很高,所以,我不可能欺騙你這樣的聰明人。”

“光是從你的言談舉止和衣著,說句實話,如果放在英國,那也絕對算得上是彬彬有禮且英俊的紳士。”

“不像我,沒有什麼文化,也就只能靠著做些小買賣,混口飯吃。”

“不瞞你說,我們東非的貴族和有錢人,他們雖然富得流油,但是遠遠沒有歐洲,尤其是俄國這種深厚的文化底蘊,所以才迫切需要一些身外之物,讓自己看起來好像有些文化,而不是暴發戶,進而來改變自己的形象。”

“這也是我到俄國來採買大量文化商品的原因,實際上也就賺個跑腿費,實際上東非的有錢人都十分吝嗇,我將這些東西運回國,他們也會斤斤計較,給不出太好的價錢。”

舍赫曼一個勁的鼓吹彼得羅夫依舊蘇聯,從而滿足他的虛榮心,同時對東非和自己的工作大大的貶低,以此來博取同情,將自己這個“資本家”包裝成弱者,來謀求兩人商業談判中的優勢。

而彼得羅夫不過一個剛剛踏入工作沒有幾年的小青年,哪裡經受過舍赫曼這種精明老辣商人的吹捧,僅僅是過了一會,他就被舍赫曼吹噓的有些飄飄然。

同時,在舍赫曼的心理暗示下,不自覺的將舍赫曼歸納為不得不為生計奔波的“可憐人”。

畢竟,彼得羅夫印象裡東非大概屬於和帝俄一樣落後國家,東非民眾就和過去廣大的蘇聯民眾一樣,受到貴族,官僚和資本家的層層剝削。

所以,到了這個時候,彼得羅夫實際上心思已經並不放在一堆文物上來,而是被舍赫曼這個老狐狸引入到其他方面。

這也是正常情況,畢竟這些文物並不屬於彼得羅夫個人,而是蘇聯的國家財產,即便銷售,也不能使得彼得羅夫獲利。

更重要的地方,則在於彼得羅夫對於眼前的文物價值,完全沒有具體的概念。

這其實也很好理解,就比如前世五,六十年代的遠東帝國,那個時候,許多人也就勉強維持一個溫飽都十分艱難,哪裡有功夫關心吃飯以外的事情。

這也和當前的蘇聯政府性質有關,按照蘇聯很多人的理解,文物只不過是過去沙俄貴族,有錢人用來炒作,以及享受的玩物,相比較這些毫無價值的東西,還不如多增加一些工業裝置有用。

而舍赫曼接著說道:“至於歐美商人,他們之所以願意出高價,那是針對歐洲的文物產品,但是歐洲以外的東西,那就完全不值錢了。”

“如果不是這樣,我想你們這裡也不會積累如此多的遠東貨,這不正說明這些商品無法引得歐美國家的興趣麼?”

“所以,還不如將這些商品打包賣給我,你們也可以清理庫存,換取更多的外匯,畢竟真的沒人購買的話,這些東西大機率也只能堆積在角落裡吃灰。”

於是,在舍赫曼的一通忽悠下,他最終僅僅以七百多盧布,也就是不到三千萊茵盾的價格,將這批足足有一卡車量的遠東文物吃下。

交易達成後,舍赫曼簡直笑得合不攏嘴,實在是太暴利了,根據他的推算,這批文物運回國,在價格上至少能翻幾十倍,甚至上百倍。

這些文物,根據舍赫曼的估計,其中絕大部分應該都是真品,而且蘇聯人還很不識貨,其中一些文物,舍赫曼一眼就看出,並非完全是遠東帝國特色,可能夾雜著不少朝鮮和日本的東西。

而彼得羅夫和蘇聯政府對這筆買賣也很滿意,雖然他們也很清楚,舍赫曼肯定能從中大賺一筆,但是這對於蘇聯政府來說並不重要。

他們急於將這些“華而不實”的東西,拿去變現,從而獲得國家發展的資金,畢竟,如果沒有強大工業和軍事支撐的話,手裡擁有再多財富,也不過是為他人做嫁衣。

就比如遠東帝國,任憑遠東帝國文明再古老,財富積累的再多,最終這些東西還是隨著西方的崛起,而成為列強海盜的食糧。

於是1925年,這一年間,大量蘇聯文物,收藏品和其他有價值的物品,流入到東非,極大充實了東非民間和博物館的藏品。

甚至東非從蘇聯政府手中,獲得了不少西夏文物,這使得後世東非變成了西夏文研究的一個重要國際中心。

而此時的蘇聯政府也不感覺吃虧,畢竟這些東西大多是他們靠著抄家貴族,資本家,或者直接從民間徵集上來的“無用物品”,根本不需要成本。

很多蘇聯老百姓,為了支援國家發展,就把一些“祖傳”的好東西上交給蘇聯政府,畢竟,這些東西留在他們手裡確實沒有什麼價值。

蘇聯和其他國家不同,因為特殊經濟制度的原因,大富大貴對蘇聯百姓沒有意義,反而過多的財富可能成為催命符,被打上一些標籤。

當然,也正是因為蘇聯政府的一系列舉措,蘇聯平民的生活質量比沙俄時代提高了不少,所以對於目前蘇聯經濟的看法,就見仁見智了。

最新小說: 雙面小妾 我的時空穿梭手機 追蹤師 前男友他帶球跑了?! 原來我的師門都不正常 如何逼瘋高嶺之花(重生) 妖精的尾巴之大神帶帶我 快穿:炮灰女配拯救計劃 我不修仙反來賣命 我在古代流放地開鹵味店 我在廢土世界直播種田日常 甜文造飯計劃[快穿] 穿書之她好甜 路邊的美男不能撩 除了我全員手握劇本 本店招牌菜 [蝙蝠俠]老爺到我碗裡來 漫威BOSS 未來科技代理人 重生之小龍女,遊走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