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看的是那種在草原,或者森林裡自由自在的野生動物,尤其是傳聞中,非洲成群結隊漫步草原上的龐大動物群,那樣才是真正壯觀呢!”
聽著小屁孩的話,馬克西姆有些無語的說道:“那你可就失望了,東非可不是非洲其他地方那種未開化之地,你所說的場景在西非還比較常見,至於我們東非只有特定的保護區才可以見識的到。”
“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塞倫蓋蒂草原,從東非有史以來,那裡就是我國的保護區,或者說全國最著名的野生動物保留地。”
“我們對那裡基本沒有怎麼開發,所以可以看見你所說的龐大動物群,甚至可以看見成千上萬野生動物根據季節變動而遷移的龐大景觀。”
聽到這裡,阿列克謝有些激動的說道:“那我們可以去哪裡看看麼?”
馬克西姆說道:“那你要等一陣子了,塞倫蓋蒂距離萊茵市可是足足有上千公里路程,想到哪裡,必須準備充分。”
“因為對那裡的開發程度低,所以塞倫蓋蒂也比較危險,那裡的野生動物野性比較大,而且數量多,而且攻擊力也不差。”
“想要到塞倫蓋蒂草原旅遊,就必須準備專用車輛,槍械,和一眾物資。”
阿列克謝說道:“一千多公里也不是太遠,畢竟從聖彼得堡到莫斯科也就六七百公里,我們從達累斯薩拉姆市到萊茵市也不過一千多公里。”
不同國家的人對距離的感知是不同的,就比如荷蘭人,他們隨便走一段距離,可能就出國了。
而俄國和東非都是世界大國,其中俄國更是比東非多了將近一千萬平方公里國土,當然,這是隻一戰之前的資料。
所以一千公里,對於阿列克謝等人來說並不算遙遠,畢竟生活在這種大國裡,可能隨意兩個城市間的走動,就以數百公里起步。
就比如阿列克謝一家,也就是沙皇一家,他們雖然常住聖彼得堡,但是莫斯科這個俄國第二大城市,顯然也是會偶爾去的。
莫斯科是俄國的陪都,而克里姆林宮更是沙皇的居所,雖然沙皇一家一般很少去。
而萊茵皇室,對距離感的感知同樣有著深刻的概念,東非畢竟是世界第二大國家(面積上),東非人的行動軌跡一般範圍也不小。
就拿恩斯特一家來說,也不可能總是待在萊茵市,偶爾有閒空了說不定會跑到第一鎮市老家看看,或者去大湖區度假,又或者到全國各地視察。
其實自從遷都到萊茵市後,最後一點就比較方便,畢竟萊茵市對於整個東非來說,算是比較靠近中心的位置。
所以,以萊茵市為起點,去全國各個地方都比較方便,當然,涉及到出國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因為深居內陸的原因,所以萊茵市反而又成了最不適合出國的地方之一。
目前,在飛機效能得不到保證的大前提下,出行工具基本上是鐵路,公路,海運三種,而東非的對外交流,也基本上靠海運。
而選擇後者,也就意味著必須中轉,也就是如今陸地交通比較發達,從沿海到內陸,最快甚至一天內就可以抵達,要是放在古代,將首都放在萊茵市,也基本意味著東非放棄海洋了。
畢竟按照古代的通訊速度,說不定敵人已經攻陷沿海了,這個時候萊茵市才收到敵人抵達東非的訊息,黃花菜都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