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這八十萬黑奴別看老弱病殘居多,可青壯也不在少數,幾十萬四肢健全的青壯總是有的。這些人不僅被東非關的久,壓榨的狠,而且憋的也很久,說難聽點就是在東非完全沒有雌性黑奴。
更重要的一點則在於,東非長期對這群黑奴進行軍事化管理,只要這批黑奴中誕生出領頭羊類的人物,就能對西非當地的社會生態造成難以想象的破壞。
“達爾富爾方向英國人的反應如何?”恩斯特問道。
“英國人對達爾富爾方面的反應比較強烈,這也是英國對我國抗議的最重要一點,西非地區反而算不上大事。”下屬回答道。
這一點很好理解,八十萬黑奴很恐怖,但是他們沒有膽量針對白人殖民者,頂多向自己的同胞舉起屠刀。
雖然東非將他們流放到東非沒有配發武器,但是搞些木頭棒子,或者去搶劫一些小型部落的本事還是有的,最後在以此為基礎,發展壯大,從而讓西非的土著政權政治生態破碎。
雖然在東非勞動了十幾年,但是不要高估這些黑奴的建設能力,就像歐洲殖民者強迫土著從事單一的種植園經濟一樣,大部分黑奴在東非從事的也不過是建築業。
但是,這八十萬流放的黑奴,他們顯然最迫切的需求不是搞土木,建設道路,挖運河,而是先解決吃的問題。
壞就壞在西非的糧食產出少,在殖民者的鞭策下,種植園興盛,但是真正的糧食作物也就維持本地人的基本生存。
如果東非和以往一樣,將這些黑奴賣到美國,巴西,奧斯曼等地區就不一樣了,他們能很快憑藉這些地區的產業結構,迅速找到工作。
而西非顯然沒有這些黑人的用武之地,而幾十年的剝削下,他們也失去了狩獵等基本生存技能,所以留給他們唯一的生活方式就是從西非本土土著手裡去搶。
所以東非流放的黑人,主要影響的是西非的黑人,而西非的白人自然是繼續歌舞昇平,所以西非的難民和社會衝突,對於掌握“真理”的殖民者而言,並不是大問題。
而達爾富爾的情況就大為不同了,達爾富爾可是貨真價實的英國殖民地,即便是名義上的,東非此舉也極為冒險。
這相當於東非入侵了英國的領土,所以英國人自然不會在這個問題上輕易鬆口。
當然,東非政府自然也考慮到了這一點,恩斯特說道:“就拿我們之前的預案給英國人解釋,達爾富爾已經成為了我國新的附屬國,我們並不知曉先前達爾富爾和英國蘇丹管轄區的關係。”
英國和達爾富爾的關係自然不需要知會東非,所以東非拿這一點當藉口勉強說的過去。
“總而言之,對於達爾富爾問題就是裝聾作啞,英國人不可能一直抓著這個問題不放,等德國人再給他們施加一些壓力,他們自然會鬆口。”
“當然,我們也可以給予英國政府保證,後續東非將不會在蘇丹其他地區有任何行動,我們尊重英國人對蘇丹其他區域的主權。”
恩斯特說的話還是比較嚴謹的,只承諾不會對蘇丹其他區域的野心,而蘇丹以外,那就看東非未來戰略的選擇了。
主要還是東非看不上目前蘇丹的價值,就尼羅河沿岸有一點農業價值,但是東非並不缺這麼一點土地,說實話,傑濟拉市透過東非這些年的改造,農業狀況都比蘇丹政治中心喀土穆要強的多。
要知道喀土穆的可利用土地比傑濟拉市多太多,佔據著傑濟拉平原最肥沃的區域,並且有青尼羅河作為水源保證。
而東非的傑濟拉市只佔據傑濟拉平原的西南角,唯一水源只有白尼羅河,而之所以能在農業上超過喀土穆,憑藉的就是東非過去幾十年在白尼羅河兩岸建設的完善灌溉系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