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大湖區的糧食,橡膠,木材,礦產等等資源,過去都是先走水運,再透過鐵路或者公路發往全國或者世界其他地區。
要說大湖區的短板,估計也就是礦產資源,不過這並非意味著大湖區礦產資源不豐富,而是缺乏早期工業發展的基礎資源,比如鐵礦,煤礦等。
大湖區的礦產資源主要呈現種類多,分佈廣泛等特點,就比如前世烏干達,探明的礦產資源就超過五十多種,包括石油、雲母、長石、石灰石、磷酸鹽、鐵、蛭石、鉭、釩、銅、鈷、鎢等等。
這還僅僅是烏干達一個區域,可想而知大湖區的資源種類之豐富,但是想利用這些資源,就必須擁有一定的工業基礎。
在東非早期,大湖區一直都是東非第一大金礦生產區域,而東非相對缺乏的鎢礦資源也在主要在當地和黑森省。
毫無疑問,大湖區為東非早期發展做出了極大貢獻,因為這裡是東非最重要的農業區域,又是東非最早開發金礦的地方,為東非初期工業發展提供了大量資金。
“對於大湖區工業發展的總體思路是先完成帝國大壩和港口改造等建設工程,再遷出淹沒區居民,重新整合當地資源,形成一個圍繞大湖區的經濟和工業地帶,重點發展航運,金屬冶煉,漁業,電力能源等等產業。”
航運業自然不需要多說,大湖區面積廣闊,向來是東非內陸水運最發達的區域。
而金屬冶煉自然是利用了大湖區豐富的金屬礦產資源,而大湖區同樣是東非漁業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至於電力能源,這就涉及到大湖區優渥的水電資源潛力了。
這和大湖區的氣候,以及地形有著十分深刻的聯絡。
大湖也就是前世維多利亞湖,從地圖上來看,大湖其實是一座坐落於東非大裂谷中間的巨大湖泊。
這就導致大湖區東西方向分佈著一眾山脈,而南北兩個方向則相對平坦,發源於這些山脈的的河流也是大湖區水源的主要來源。
而大湖區又是東非重要的多雨地帶,緊挨著剛果盆地,其降雨雖然稍微遜色於剛果雨林,但也十分充足。
最為難的是,大湖區的降水季節分佈十分均勻,全面溼潤多雨,這進一步提升了當地水電資源開發的潛力。
所以東非政府的打算是充分利用當地地形和氣候,建設一批水力發電站,從而為大湖區以及東非東部和北部地區提供大量廉價電力。
而大湖區工業和經濟的開發,毫無疑問能強勢帶動東非北部地區的經濟發展。
實際上,大湖區在東非的地理定義中屬於東部地區,不過其地理位置靠近東非北部,也是當下階段,最適合東非靠北大規模開發的地方。
這一點很重要,前世大湖區周邊的烏干達,肯亞,坦尚尼亞,盧安達等地區都屬於非洲經濟發展相對不錯的地方。
而若是再往北方看,南蘇丹,中非,索馬利亞之流,基本上在非洲大區裡都算沒有下限的。
雖然在東非統治下,這些地區肯定和前世有了很大不同,但是毫無疑問,在同等條件下,大湖區的發展肯定會比其他北方區域更加順利。
而東非北方其實還佔有前世查德,蘇丹,喀麥隆,加彭,剛果金,衣索比亞等地方。
要麼面積太小,要麼氣候惡劣,要麼地形太過複雜,比如東非佔領前世蘇丹的地區,除了傑濟拉的小塊平原有農耕條件以外,其餘大部分都是水源匱乏的沙漠,而東非佔領的衣索比亞地區,則群山環繞,開發難度大,喀麥隆和加彭則雨林密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