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劉備最後成功了,但他卻感受到了羞辱。因為董卓竟然暗自安排了李傕在武都,最後直接抄了成都。
劉備功為畢是小,但李傕卻因為抄掠而毀壞了成都半城,數十年積穀毀於一旦,就是大了。
那一次,劉備就明白董卓的格局是如何了。
說到底,大漢的未來和前途在董卓看來並不如他的權位鞏固更重要。
而劉備對於劉協的看法轉變也是自那開始。
戰後,他上表劉協,彈劾李傕的兇暴蠻橫,侵殺益州民戶的行舉,但皇帝給他的回覆卻是平平淡淡,只問他何時歸軍。
而之後呢?等他率軍回長安的路上,又上表給劉協說了大漢現在的問題所在,意圖革新士大夫風氣。
然後劉協又再次激動回書,言此親切,以天下要盡付皇叔的態度來讓劉備回京全權處理這事,更是任命劉備為京兆尹。
當時劉備那個激動,以為大漢終於要有轉變了。
所以一路上,他仔細構想著自己對改革的規劃,對關西的局面如何應對,然後火速回長安。
但這一次直接面天子,劉備內心的失望卻更加嚴重了。
本以為天子會和他說很多,會談及關西未來的走向。但劉協卻問了一些這樣的話。
他開口問劉備的第一句話就是:
“皇叔在蜀中做得好。”
劉備正要謙遜幾句,劉協就問道:
“吏士都撤完了嗎?”
當時劉備還愣了一下,然後才回道:
“都撤完了。”
然後劉協就問到了關鍵:
“兵有幾多?”
劉備躊躇了一下,還是俱實告訴:
“本有兵五千,之後入蜀又得兵兩萬,這些都隨臣一併北還了。”
之後,劉協就沉默了。
而當時劉備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就打算談後面對關中各郡改革的事情。
但天子忽然就轉移了話題,說:
“皇叔,要恭喜你了,得子之喜可如何?”
劉備明白天子的意思,他在回師的路上剛剛知道家中的妻子為他誕下了兒子,他還沒來得及給兒子起名。
於是劉備只能恭敬回道:
“謝陛下。”
之後,劉協就沒有再談這事,只是囑咐宗人那邊送禮物到府上,最後他對劉備道:
“你後在京兆尹上,用不得如此多兵,你將軍隸在西園,然後就去上任吧。”
劉協話說到這裡,劉備能如何?只能伏首謝恩退下了。
可以說,這一次談話,劉備對劉協大失所望,但他依舊在京兆尹上兢兢業業,準備著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