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德剛聽完信心十足的說道:“這方面主公不必憂心,很容易處理的。”
方德剛說道:“近段時間我也翻閱了不少關於琉球的書籍,我發現琉球人裡面多有大陸移民。而且也是孔孟門徒。他們在當地的影響力很大。只要我們結好他們,當地人就掀不起什麼風浪了。”
方德剛說道:“這是最簡單易行的辦法。只要我們徵辟一些當地大戶和讀書人,任命他們為官為吏。他們有了官,自然就不會鬧了。”
方德剛一聽說道:“有派系不要緊。只要讓他們認識到只有我們能給他們權利和地位,他們自然會為我們所用。”
方德剛說道:“知道主公的意思是如何做?”
方德剛說道:“那原來他們的聚集地也要打散了混局嗎?”
方德剛沉默片刻說道:“我發現主公似乎很不喜歡大戶人家,這是為什麼?”
其實劉佩真實的理由是因為這些大戶藉助土地,將勞動力束縛在土地上。而劉佩需要解放勞動力。他需要的是能多種地的農民,而不是束縛了大批人口的,挾持民眾對抗官府的大戶。
地方?”
方德剛聽了大驚失色,說道:“主公萬萬不可呀!如果這麼算下去,職工可知道要多出多少官吏?光是官吏的薪俸我們就無力支付啊!前宋冗官之事主公當引以為鑑啊!”
劉佩說道:“關於官員的事我們還沒有商量。剛好跟你談談我對未來官府的設定。”
在劉佩的印象中,因為此時民智未開,所以教化民眾,開啟錮是當務之急。所以這裡面設定最多的就是學堂和老師。其次,每個村裡都要有一名村長和一名民兵隊長。他們都要由官府派出。第一批人劉佩已經有了人選。就是那些傷殘老兵。
方德剛翻著手中的小冊子,聽完了劉佩的講解,感嘆著說道:“主公卻有大才!若是按照主公這種設定,每個官員的責任劃分清楚。如果出現了問題就可以追責。這樣有利於官府的運作。只是這內部監察司多有不妥!想來這內部監察司大概就是廠衛直流一般吧?”
方德剛似笑非笑的說
劉佩斬釘截鐵的說道:“能!肯定能!”
劉佩說道:“大明朝官員的俸祿倒是低,低到連吃口都吃不起!可是也未見官員清廉啊,反而貪瀆之人比比皆是!至於清廉之人,大明國朝200多年也就只出了一個海瑞而已。”
劉佩說道:“此事倒有個說法,就是本朝的俸祿實在太低了!做官的人都是讀過書的,都講究體面。迎來送往也就多一些。所以我給了他們比較高的俸祿,讓他們生活得舒服一點。至於能否減少貪瀆,我看不可能!這樣只能讓一部分心懷良知的人不伸手,其他的貪婪之輩還是要伸手的!不過我給高薪的目的是為了破開潛規則,讓大家不再弄什麼漂沒之事!再加上內部檢查司的監督也許能好一點!”
方德剛雖然傾向於傳統文官的地方比較多,但是面對解決治亂迴圈這事的可能辦法,他也非常有興趣。如果真的能解決治亂迴圈,他和劉佩兩人已經不單單是名留青史這麼簡單了。恐怕封聖也是可能的!這可是作為一個讀書人無論如何也拒絕不了的惑。
所以,等兩人趕到膠州下車的時候,劉佩的那個小冊子已經被塗改得面目全非了!不過好在劉佩的主體思路還保留著。
手機使用者請瀏覽 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