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雞蛋 (第1/2頁)

推薦閱讀:

聽部下怨言紛紛,祖大壽森嚴的目光看過來,猛然喝道:“都給我閉嘴!”

他在遼東軍威望素著,他這一喝,身旁眾親將都不由自主打了個寒噤,紛紛停止抱怨,有些惶恐地看過來。

祖大壽冷然道:“兵兇戰危,一個不小心,就是重蹈大淩河覆轍,洪督與忠勇伯又豈能不慎?軍國大事,他們飽經戰陣,自有自己考量,援兵也不是不來,只不過稍緩數日而以。”

他冷冷掃視各人:“特別忠勇伯忠義過人,先斬嶽託,再斬阿濟格,如此武勇強悍,我大明能有幾人能做到?爾等這樣背後偏排,若傳到忠勇伯耳中,豈不惡了我等與靖邊軍關係?”

祖大壽能數十年屹立不倒,最重要一點,就是明白人脈關係重要,什麼人該得罪,什麼人不該得罪,他都有自己的判斷。

王鬥崛起後,他就深深關注上這位新星將帥,當年吳三桂到達東路觀察練兵,背後不是沒有祖大壽的授意影子。

對他來說,王鬥可謂一個絕佳的盟友,其軍極強不說,還人脈網路廣泛。更妙的是,雙方沒有利害衝突關係,一居遼鎮,一在宣鎮,可以雙方引為奧援,互補長短。

他自家人知道自家事,關寧軍雖然表面風光,然背後多少人怨恨嫉妒?朝野上下,對遼西軍也飽含猜忌,只不過各方忌憚之下,不敢動自己罷了。

所以此次王鬥領軍前來,祖大壽打定主意交好,就算不能結為盟友,也不能得罪,惡了彼此關係。特別王鬥不久前黃土嶺大捷的訊息傳來,祖大壽更堅定這一點。

祖大壽積威之下,身旁各將只得唯唯諾諾,附耳恭聽。

其實當時靖邊軍黃土嶺大捷的訊息傳到,他們也是深深震驚。各人與清兵打了多年的仗,都知道要斬獲賊奴首級。是何等的艱難,更不用說斬殺韃子的親王與郡王了。

要知道,清國爵位十二等,和碩親王、多羅郡王、多羅貝勒、多羅貝子等等。親王與郡王都是前方數等,各人深為忌憚的阿巴泰,也不過才是貝勒。

對眾人來說,能斬殺韃子一個牛錄章京,己經是前所未有的大捷了。所以對靖邊軍,對王鬥,各人好奇嫉妒畏懼之下,也不得不服。私下議論時,也小心謹慎的,惟恐語話傳到王鬥耳中,引來不必要的麻煩。

特別遼事起後,大明多少軍隊葬送在遼東這塊土地,很多邊鎮的軍將,都對遼東兵將飽含戒備之心。將他們視為喪門星,災禍的源頭。而且王鬥什麼人?又豈會買他們的帳?就算按兵不救,錦州各將,又能如何?

想到這裡,塔上各將都不由喪氣,一親將道:“祖爺,您說,忠勇伯他們的援軍會來嗎?眼下這韃子急攻的……”

各將也紛紛出言,語中飽含擔憂之意。

祖大壽眺望城外良久,聲音低沉的說道:“會來的。只不過救援花式或許不同。雖然某沒見過王斗的面,但也知道這人持重,從不輕言冒進。松山堡的官軍,有可能會攻打韃子的乳峰山。或是石門山,作為牽制,使得各旗韃子兵不敢全力攻城。”

“前幾日爾等也看到了,二山的韃子兵,都調了不少到錦州城外,正是官兵可趁之時。洪承疇與忠勇伯打老了仗。不會看不出這一點……當然官兵戰線拉長,韃子同樣有可趁之機……”

塔上各將都有些灰心,救援官兵會不會給韃子所趁,各人懶得管。不過援兵不會很快到來,這錦州城還要苦戰啊,當年的大淩河血戰,錦州打到人吃人的地步,難道這次也要如此?

雖然祖大壽極力鼓勵,給眾將打氣,不過各人下了古塔,仍然各懷心事。

錦州在明清大戰前商業繁華,有南街玉石作坊群,北街皮毛店鋪群。皮毛、玉石、小菜,是當時錦州的三大名產,還有南北商人交易油漆、紙張、糖、人參、豆餅等南北各自缺乏物資,商賈雲集。

只是天啟年後,大戰一場接一場,城內的商人紛紛南遷,連當時有名的皮毛商傅家紫金貂皮鋪都遷走了。要知道這家店鋪製做的貂皮極為出眾,當年曾贈送遼東巡撫袁崇煥、遼東總兵祖大壽等每人一件貂裘,轟動一時。

眼下清兵圍城數月,城內的商貿活動更為凋零,走在街上,冷冷清清的,偶爾所見,都是急匆匆而過的惶恐軍民。

此時隨祖大弼走到街上的,大多是祖氏家族的將官,在祖大壽安排中,他們分守各門,並作為各處的支援決定力量,清兵又再次攻城,待會眾人都會有一場血戰。

他們沉默無言,或相互使著眼色,終於,一個與祖大弼交情深厚的參將試探道:“二爺,這錦州,還要守下去嗎?不要如當年大淩河一樣,打得大傢伙損兵折將的,沒有了兵,我們祖家在遼東,又算個屁啊。”

此將之言一出,立時祖大弼身旁各人都是七嘴八舌道:“不錯,沒有了兵,我們又算什麼?那王鬥那麼囂張,還不是有數萬靖邊軍在手,我們祖家能在遼東吃香喝辣,也不是靠幾千強悍的家丁?”

“對,現在錦州的官兵雖說有兩萬多,不過能打的,也就是我們幾千祖家軍了,若韃子久久不走,二爺,待族中子弟打完,那我們祖家也完了。”

“是啊二爺,養兵不易,祖家家業不易,您得勸勸大爺,早做打算啊。”

……場中各人,七嘴八舌,都對守城抱以悲觀的態度,特別擔心折損麾下兵馬。

確實由不得眾人不擔心,如吳襄、吳三桂父子一樣,祖氏的家丁,也都是由祖家的子弟、子弟的諸兄弟、親屬等組成。

這些家丁們,個個在遼西皆有田畝莊園,有若一個個大小地主,有恆產者有恆心,加上保衛家園,這也是他們敢戰的緣故。

而且他們待遇很好,吳襄當年曾言。自己吃的不過粗茶淡飯,而三千子弟兵,卻個個所吃細酒肥羊。他穿的是粗布褐衣,而三千子弟兵都穿紈羅紵綺。雖說朝廷長久發不出糧餉,他們照舊生活得很好。

祖家同樣如此,祖大壽麾下數千家丁,人人驍勇敢戰,與靖邊軍相比。他們只不過少了組織性與優勝的制度罷了。這也是楊國柱與虎大威等人編練新軍,給新軍們分田,而遼西各將不為所動的原因。

連同麾下,他們早己有田有產,生活無憂了,而且平日除了訓練,他們也不必擔心田地間的耕種,因為幾乎遼西的軍戶,都是他們的佃農,為他們耕種賣力。

與吳家軍一樣。祖氏的數千家丁,純屬祖氏家族的私人武裝,他們依靠祖氏的勢力,個個富有。不過祖家眾人依靠家丁立足,同樣也非常擔心麾下勢力折損,這些都是各代軍閥的通病,不論前世後世都是如此。

一個官將甚至突然說道:“聽說,以前投靠韃子的張存仁等人,現在個個都過得不錯?”

最新小說: 穿越者聚集論壇 千年姻緣·蝶戀 血色殘櫻原 候來 反甄嬛傳之鳳凰涅槃宜修靜好 清穿後宮的鹹魚生活 美人遲慕 重生之八夫逼上門 魚躍龍門 跡部,你的混血老婆 小貓,本王非斷袖! 冷王出局:棄妃當道 家有怪癖 三色堇 回爐重造 我的新生活 重生賭石之棄婦追星 穿成若葉沙賴 碧落之下 流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