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混沌界域,並非宇宙中的無垠虛空,而是在實質的三界之外,包裹著一層混沌的胞衣,同樣是位面的一部分。
這些混沌可以演化萬物,假如不是那麼駁雜不堪,充滿著破碎和衰敗的話。
如果沒有外力作用,也許在一億年、兩億年過後,這些混沌才會重新變成雨露,滋潤大地。
不過這種事情,大概就連聖人,都看不到了。
一萬年太久,有些低等位面、星辰,所謂歷史,都是以幾十億、幾百億年來計算,這甚至是許多高等位面,都不曾經歷的漫長。
這不奇怪,不是什麼時間流速的問題,而是那些星辰、位面,往往並不具備相當發達的力量體系、或者文明體系,所謂的對宇宙的認知、對生命的解析、對本身所存在世界的探索,看起來好像已經深入的不得了,但就像是井底之蛙、水中捉月,根本沒有太多實質性的進展。
種種探測手段、探測結果,如果缺少了最真實的比照、證據,任何靠著推測得出的結論,都可能是謬誤的。
推測,看起來挺有道理,一加一等於二,基於邏輯,但這其實,依然是在靠猜。
猜和蒙,並不完全一樣,但有的時候,它們都一樣。
一億年、一億光年?
那種東西,除了擺在紙面上,放到現實中,真的有任何實質意義嗎?
沒有!
如果連一百年的歷史,都可以被作假的不成樣子,去探索更久遠,真的,是很荒謬的,無非是看起來高大上罷了。
當然,任何驚人的探索、驚世的發現,任何文明的成長,都是從無到有、從幼稚到成熟的過程。
其中或許有崎嶇,或許有錯誤,或許有啼笑皆非,可若沒有那些,哪來未來的發展!
只是,假如根本還站在文明的初級階段,就以高等文明自居,甚至和那些蠻荒時代的土著人一樣,一味將愚昧當成真理,還沾沾自喜,那就可笑了。
站在三界之外,俯瞰整個世界,凌晝心中種種念頭紛飛。
他是見過世面的,對於新世界如今的發展,也瞭解的很清楚。
兩相比對,這天羅世界,真的落後的不得了。
然而天羅世界的潛力,卻還是不錯的,就算達不到高等位面的標準,若不是因為天地曾經破碎過,晉升到中等位面的前列,還是很有可能的。
對於這個世界的發展,凌晝也一直比較上心。
就算不把這當成根基,也可以看做一片後花園。誰不希望自家後花園,能變得更美麗,更讓人賞心悅目呢?
也正是因為這些念頭,所以從最開始的時候,凌晝就不認為將那些土著聖人全都掃進垃圾堆,會是最好的選擇。
只是當年他還太弱,根本沒有選擇權,能將所有土著聖人一併掃滅,就這已經是最好的結果。
現在既然變得如此強大,有些理念,也就能貫徹,有的想法,也可以實施。
所幸,本體既然沒有制止,那就說明,就算他想的不對,也不會是大錯。
這就給了他足夠的底氣和保障。
否則,若是因為私心的一些想法,導致本體的計劃出現漏洞,他就徹底坐蠟了。
凌晝和凌夜不同,他不會為了追求絕對的自我,就硬是要將本體和他們分割開來。
有些東西,不是說斬斷,就能斬斷,說分裂,就能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