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宓卻是搖頭一笑,朝李秘道:“這吳六劍雖然精美大氣,但不過是仿製品,周瑜手裡了有真品,要這仿製品又有何用。”
“不是周瑜讓梁銅承打造的?”
“確實是大都督讓梁銅承打造的,但並非給群英會準備的,你今日是怎麼了,腦子怎麼不靈光,都說到這個份上了,難道還不明瞭?”
甄宓也有些不耐煩,而李秘從她的話語之中,也終於醒悟過來了!
這吳六劍不是給周瑜準備的,原本就是給楚定王準備的!
周瑜想要替皇帝試探楚王是否會造反,自然要在他的匠房仿造東吳大帝的吳六劍,到時候王守仁藉著查賬檢點庫房的理由,搜出這六柄帝王之劍來,楚定王可就火燒屁股了!
即便楚定王無心造反,為了平息聖上怒火,辨白自己無心造反,必定會將所有家底都上繳給聖上!
無論他有沒有造反的心思,將所有銀子搜刮走,就徹底斷絕了他造反的可能性,這種事情也極其符合周瑜的行事作風!
當然了,周瑜如何都想不到,梁銅承和少年劍師為了煉劍,竟然兔子吃了窩邊草,又讓李秘揪了出來,吳六劍也落到李秘手中,而非楚定王手中,算盤自然也就打錯了!
雖然李秘無意中幫了楚王一個大忙,但周瑜不可能沒有後手,只怕這個朱華篪就是他的後手了!
李秘早該想到,這牽扯到他曾經在研討會上聽過的一樁歷史案子,那便是萬曆年間的劫槓案!
這劫槓案說來也簡單,楚定王朱華奎的身份遭遇到質疑,不少宗人上奏朝廷,要求皇帝派人來調查,結果查來查去,陳年舊事無法分曉清楚,萬曆皇帝最終不了了之,將上奏的宗人懲罰了一頓,這件事便算結束了,也不再追究楚定王朱華奎的身世。
可那些宗人卻不願意,一直記恨在心,伺機報復。
而機會也終於來了,這便是早先說過的,王守仁上奏獻銀以修宮殿之事!
照著史料記載,王守仁和司禮監太監以及湖廣巡撫巡按等人過來查賬,結果發現庫房裡果真沒有那一千萬兩銀子,王守仁的指控根本就子虛烏有,便懲罰了王守仁等一干官員。
不過楚定王也是曉得做事的,被查之後,主動獻銀二萬兩,要運送到京師給皇帝修繕宮殿,皇帝自然是高興的。
然而那些心懷不滿的宗人,本來就認為朱華奎不是王族血脈,而朱華奎說一不二,對這些宗人又時常苛刻報復,於是宗人們便糾集起來,三四十名宗親,糾結了幾百個匪徒,要劫皇槓!
這就是歷史上的劫槓案了!
甄宓提到楚定王的處境以及司禮監太監和王守仁等,自然是在暗示李秘,這朱華篪是參與其中的!
如此一來,他窩藏梁銅承和少年劍師,也就能夠聯絡起來了!
因為他們需要武器,而且需要大量精良的武器,若從正經途徑,他們是無法開啟武庫,偷盜武器的,但梁他銅承卻是首席匠師,他能夠輕而易舉開啟庫房!
所以朱華篪才不惜冒著生命危險,也要將梁銅承和那少年劍師給藏匿起來,為的就是在準備著那樁劫皇槓的事情!
當然了,這一切都是李秘的猜測,畢竟他雖然提醒楚定王要量力而行,但楚定王會不會獻銀修殿猶未可知,也沒什麼訊息傳出來,朱華篪或許還不知道這件事,這皇槓銀都不知道有沒有,又怎麼可能開始籌備劫槓了?
可即便不是這個原因,朱華篪既然窩藏此二人,必然也有所圖謀,也難怪護衛軍如何都搜查不到此二人,朱華篪身為四門總督,有心窩藏,又有誰能找得到!
若是如此,熊廷弼提出的計策也就沒用了,而朱華篪到時一定會受到楚王的斥責,甚至會因此而丟掉四門總督的職務,如此一來,就更不會有人懷疑他,他就能夠專心籌備他的陰謀,也難怪他會採納熊廷弼的建議了!
至於他的圖謀到底是甚麼,必須先把梁銅承抓住,才能夠揭露,而梁銅承雖然鑄造手藝毋庸置疑,但武功卻是不太靈光的,那個少年劍師才是真正的高手!
“那少年郎到底是甚麼人?”李秘難免要朝甄宓問起,甄宓遲疑了片刻,才朝李秘道。
“此子乃是大都督親自栽培起來的,他將成為陸遜之子陸抗,往後是要有大作為的……”
甄宓沒有說他就是陸抗,而是他將成為陸抗,這就足見她對群英會的手段是非常清楚的。
“大都督原本選定了兩個孩子,一個是他,另一個就是戚長空,待得他們成年之後,會進行最後一次選拔,勝出者便能最終成為陸抗。”
聽得戚長空三字,李秘也難免有些恍惚,彷彿又想起了牙行那個曾經還叫做青雀兒的孩兒。
李秘搖了搖頭,將雜念都揮散,而後朝甄宓道:“如今,你該告訴我你的真名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