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海口都已經誇下來了,總不是光速打自己臉吧,抓緊時間吧。
嚴臻看徐清現在直飛ctu,心裡同樣在計算十分鐘能不能完成這次進近。他的心算結果和徐清很像,時間很緊。這時候,他心裡的小惡魔就開始蠢蠢欲動了。要不要給徐清提一嘴他那個更不要臉的方案呢?那個方案耗時更短啊!
思前想後,嚴臻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這個方案從他一個機長嘴裡說出來,在兩位總師面前怕是要留下不好的印象,不可因噎廢食。
徐清一路飛到ctu上空,在臨近ctu的時候,直接航向轉為204。
“你不調航道了?就用航向選擇飛了?”嚴臻看徐清一直沒有修改航道,而且轉過來之後也沒有接通vor/loc。
“不弄了,直接航向選擇飛多簡單。”徐清頗有些死豬不怕開水燙的作派。剛才一切往精準了飛,愣是就截不了盲降,傷透了徐清幼小的心靈了。這次就不花這個心思了,誤差大就大吧,反正看天意。
嚴臻倒吸一口涼氣,你也不要看這麼開吧。死馬當活馬醫也不是這麼搞的吧,我應該還是可以搶救一下的吧,不要這麼隨意地放棄治療啊!
為了節省時間,徐清在反向航道期間一直沒有放襟翼,也就是保持了光潔狀態,這樣就可以長時間保持大速度。這裡的大速度也就是兩百五十節而已,再大就要觸發低空速度大的警告了。
為什麼一定要飛過faf之後才能轉彎呢?如果早點兒轉回來不就可以少飛一段距離,這不就節省時間了嗎?
這裡是由於截下滑道的原因!
按照盲降圖所示,在faf點保持一千兩百米就可以正好在下滑道上,也就是所謂的截下滑道的最終進近定位點。
那估計有人要問,為啥不下到一個更低的高度然後在faf點之後截獲下滑道呢?那是因為障礙物!
大家在坐飛機快要落地的時候,有時候應該可以看見五邊的兩側都是山峰,五邊就在兩側山峰之間。這就是為何飛行員一定要嚴格按照程式飛行員的原因。
程式是可以確保飛機在標準程式內安全無恙,但是程式之外會出現什麼安全問題就不好說了。
剛才徐清也說過反向航道之後需要一次連續轉彎,只要一轉彎那就意味著要偏出五邊,偏出五邊就意味著偏出保護區。
其實就算徐清在十海里的時候轉彎也是有出現地形警告的風險的,但是徐清根據盲降圖已經評估過了。
根據盲降圖顯示,五邊上兩個值得注意的障礙物正好平行於faf,分列兩側,一處距離faf大約三海里,一處稍遠四海里。
這兩處障礙物不高,飛機保持一千兩米決計不會出現地形警告的問題。但是如果提前轉彎,為了截獲下滑道,勢必要提前下降,否則高度太高轉過來也不好截下滑道。那麼由於轉彎弧度的存在,飛機很可能要飛越這兩個點,而此時飛機已然低於絕對安全的一千兩百米,會不會有地形警告就不好說了。
因而,徐清有些決定看似粗莽,卻也是經過深思熟慮之後的結果。
徐清一路保持光潔狀態,一直飛到五邊十海里處,然後直接連續右轉飛航向050!
在開始轉彎的時候,徐清宣佈放襟翼。
徐清就是要在這短短的轉彎時間內將襟翼放出來!
需要這麼快減速,就需要一些額外的手段,比如減速板,比如起落架。
由於現在是平飛狀態,再拉減速板,再放下起落架的話,減速會非常快,這樣放襟翼的時間其實相當迅速。
徐清使用減速板的行為其實相當極限,那是因為減速板的使用極限是三千英尺。
c市本場高度是接近五百英尺,他保持的高度是三千九百英尺,那就只有四百英尺的餘度,很是接近了,只要飛機轉過來截獲下滑道開始下降就不能用減速板了。然而就是這轉彎的時間已經被徐清計算進來了。
他之所以有信心遲遲不放襟翼,就是知道靠著轉彎的時間,有減速板的加持,襟翼一定放得出來!
心機如此,恐怖如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