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後金丹、元嬰乃至靈神境晉升速度
都遠超秘境內的修士,這其中除了各自洞天福地濃郁精純靈氣外,自然還有仙閥、天宗各自的道法先天帶有一絲天道,上界‘土著’修煉起來自然得心應手,如魚得水。
無論是在‘量’還是論‘質’,上界修士的靈神比秘境都好了數倍不止,簡直就是天壤之別。
而這也是上界靈神 存在如此之多的緣由之一。
上界將‘煉氣、築基’稱為凡境,‘金丹、元嬰’喚為真境,而再往上便是神境存在!
神境共分兩階,一位靈神,二位道尊。
靈神者,天地之神靈也;道尊者,大道之尊者也!
如果將長生之路看作一條長河,那麼修士便是在河中掙扎的人。
凡境、真境都在河底抹黑行走,神境存在已然冒出水面,可以盡情呼吸天地靈氣了。
而若能臻至道尊境,其身子便露出大半,暫時脫離了被溺死的風險。
接下來便是游上岸了。
而今的司馬元,在修道之路上,堪堪冒出了頭。
他輕輕撥出口濁氣,定了定神,對著無異小和尚言道:“有勞小師傅”。
無異咧嘴一笑,擺手道:“應該的”。
隨即便帶著司馬元一路穿樓過閣,路上碰見數位靈神境和尚,盡皆對著司馬元合手示意。
看著他們服飾雖差,但言行舉止絕非下界琉璃宮那般愁眉苦臉,臉上的慈悲與悲憫也並不做作,司馬元心中已然有些明悟。
少頃,司馬元被小和尚無異引到一座廳堂。
其內有三人盤膝在榻上,正不斷頷首,似在探討高深佛法。
還有幾人歪歪斜斜,或是竊竊私語,或是閉眼假寐,亦或者百無聊賴地插歌打諢,場面渾然不似佛門重地。
這些眾人,居中之人,赫然正是一位光頭。
驟見那人,司馬元當即一愣,繼而大喜。
那個光頭看見司馬元到來後,起身合十,道了聲我佛慈悲後,含笑道:“不想僅數日不見,司馬小友便有如此精進,貧僧倍感欣慰。”
其人身披樸素袈裟,手中缽盂泛著流光,似金似銀,卻又非銅非錫。
司馬元快步向前,滿臉喜色地合十一禮:“司馬見過大師!”
和尚不是別人,正是在陰冥之地證道‘大金剛’的地藏!
觀其氣息,儼然境界穩固,猶如泰山。
地藏含笑言道:“司馬小友,別來無恙啊。”
司馬元聞言,心神都為之恍惚,輕嘆道:“能再見大師,實乃司馬之幸。”
地藏深知司馬元歷經波折,輕輕寬慰了幾句後,側身對著廳中二人言道:“諸位,此子便是我等所候之人。”
司馬元早就注意到廳中之人,那位歪歪斜斜地癱坐在木椅上的老者、閉眼假寐的中年漢子以及竊竊私語地兩位婦人等等,他早已見過。
地藏首先引見之人,竟是那位開青樓的美婦人,他引見道:“這位是妖聖宮獨孤夫人,與七百年前被妖皇關入萬神獄,而今暫為萬聖城十掌執之一。”
獨孤夫人對著司馬元嫣然一笑,捻絲順發,掩嘴一笑,“小兄弟若是寂寞了,可來我樓中玩兒啊,妾身可讓閨女們好好給你解解悶兒。”
司馬元汗顏,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