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側有人當即呈上,楊熙攤開一看,本是冷淡的神情忽然一變,身影更是蹭地直立而起,雙目近乎噴火。
“混賬!”
蘇孝傑側目一觀,眉頭當即緊鎖。
眾將詫異,不知殿下為何如此震怒。
蘇孝傑將密信傳於下方,眾將看過之後,當即驚駭、大怒亦或者難以置信。
“什麼?那道人逼死了國主陛下?”
“好大的膽子!”
“該死,那道人罪該萬死!”
“此人圖謀甚大,恐對我青嵩國不利,需儘快剷除!”
繼而眾將紛紛抬首,義憤填膺地對著楊熙言道:“還請殿下下令誅殺此僚!”
“不錯,此人膽敢逼死國主大人,實乃萬死難贖其罪!”
忽而,嘭地一聲巨響,營帳喧譁聲霎時一靜。
楊熙陰沉臉色死死地盯著那道信使,一字一句地道:“你回去告訴丞相,若丞相助我擒拿那道人,楊熙可即刻退兵,永不言犯!”
信使叩頭倒蒜,恭聲道:“殿下放心,卑職一定把話帶到!”
眾將聞言卻齊齊臉色一變,當即疾呼道:“殿下,不可!”
“殿下,三思!”
楊熙冷目掃視而下,眾人心中一凜,
方才之所以如此憤怒,便是為了‘清君側’再找一個藉口。畢竟而今誰都知道君弱臣強,單單打這個旗號,難以服眾。
可若是為了給國主報仇而攻打嵩京城,無疑會讓自家合法性更重,甚至可以順勢將‘王師’稱號加在身上。
大義在身,順應天命,堪稱名正言順。
在此大義在身後,不僅國中諸多家族、世家、百姓乃至是官員都可投靠過來,畢竟他們是官軍嘛。
日後掃平其餘諸城之際,自然所向披靡,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然而此刻殿下卻意欲半途而廢,這樣豈不是前功盡棄了麼?
瞥見重將臉色驟變,楊熙大手一揮,冷目一掃,“不必說了,我意已決。”
他再對著下方信使言道:“你速速歸去將本將方才之話報於丞相”。
信使當即恭聲稱諾,旋即在眾將冷目齊齊投來之下,他近乎硬著頭皮退出營帳。
及至出帳之後,渾然不覺後背衣襟已然溼透。
少頃,及至信使出陣之後,中軍營帳之內當即爆發熱議聲。
楊熙重重一拍,厲聲道:“夠了!”
霎時一靜,看向楊熙的目光已有些異樣。
若是主子無法為自家帶來‘富貴’,那跟著他作甚?
意識到方才自家語氣過重,楊熙語氣稍緩,“眾位稍安勿躁,本將自有謀算。”
此時一道將軍皺眉道:“殿下,若是那崔老頭不願與那道人為敵,莫非我等果真要退走不成?”
這時上方的蘇孝傑皺眉喝道:“連殿下的離間計都看不出來,你們真是一群飯桶!”
眾人一怔,隨即臉色恍然,紛紛露出慚愧之色。
楊熙微微皺眉,卻並未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