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一場戰事,如果所有的大戰功,都當屬一人,那就有點功高震主了。
上次的寧州戰場,他的封侯被擱置,就是這般,爭議太大。
成為焦點,對蘇祁安不是一件好事。
蘇祁安什麼也沒說,只是看了一眼劉信,劉信也明白其中的利害。
沉默一會,隨即道,「回援的這事,就交給你了,記住,一切都不要冒進,明白嗎。」
鄭良鄭重點頭,一副真誠樣子。
「感謝東山伯、劉統領美意,鄭良必定
感激不盡。」
不一會,鄭良轉身,上馬,瞬間,他的身後無數的兵士,隨他回京救駕。
狂奔而去的鄭良,誰都沒看到,他的嘴角揚起一絲弧度。
一個新的陰謀在他的心裡醞釀。
蘇祁安拿下函谷關的軍報,的確打斷了他奪取潼關兵權,而後回京救駕的意圖。
但這次,他的心裡,卻有了另外一個陰謀,這次回京,他不會冒失,為了所謂的立功。
放他回京,是蘇祁安、劉信二人做的最錯誤的一個決定。
這次,他要來個一石二鳥,將這二人通通拉下馬。
潼關戰事的結束,並不代表京都的危機立馬得到解除。
京都城正門,一段高聳城牆,十幾名治安軍正和突上城牆的狼騎兵激戰。
此次來犯的狼騎兵,雖然沒有帶重灌攻城車,但卻帶了可拆卸的雲梯。
並且手中的箭矢,比平常起碼多了一倍的量。
再加上夜間偷襲,靠著這兩種強有力的裝備,狼騎兵的悍不畏死的突襲下。
硬生生的讓他們有部分的騎兵,攻上了城牆。
可別小看這群狼騎兵,人數沒有過萬,約莫估計七八千人。
但他們就像受過培訓的精銳,每人手持彎刀,幾個交手中,治安軍兵士便人頭落地。
這些狼騎兵格外的兇悍,到後來,往往需要三位治安軍的聯合絞殺下,才能擊殺一人。
這種三比一的戰損,時間長了,反而逐漸落入下風。
一萬人的治安軍,在一炷香的功夫,基本上都集結完畢,京都的四周城牆,都是遭受到了攻擊。
雙方的戰鬥,十分激烈,半個時辰左右,治安軍便死傷超過兩千人。
如果不是有皇族的兩位皇子,率領一千的禁軍,前來坐鎮穩定了軍心。
就這種激戰,恐怕治安軍的軍心早就動搖了。
雙方的交戰,依舊在持續,隨著治安軍的死傷不斷擴大,兵力明顯有些不足,這時候,京都城內的各府護衛,紛紛集結,被調往城牆奮戰。
而城中,一些有作戰經驗的權貴子弟,也是被緊急徵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