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勃定律?”
周志陽聽得是一臉迷茫。
蘇七月嗯了一聲,隨口解釋道:“貝勃定律是一個社會心理學效應,它是指當人經歷強烈的刺激後,再施予的刺激對他(她)來說也就變得微不足道。”
“結論為:單單就心理感受來說,同樣量級的變化,第一次給人造成的直觀感受,遠大於第二次。”
看著周志陽依舊懵圈的樣子,蘇七月就繼續講述起來。
“舉個簡單的例子吧。”
蘇七月解釋道:“比如一個人右手舉著300克的砝碼。此時在其左手上放305克的砝碼,他並不會覺得有多少差別,直到左手砝碼的重量加至306克時才會覺得有些重;”
“可如果他的右手舉的總量是600克,這時候左手上的重量要達到612克才能感覺到重了。”
“也就是說,原來的砝碼越重,後來就必須加更大的量才能感覺到差別。這種現象被稱為‘貝勃定律’。”
聽到這裡,周志陽總算是恍然大悟起來。
“原來是這樣……可是這和716高地前的這條防線之爭,有什麼關係嗎?”
“其實是有關係的,而且關係很密切。這裡,就要用到‘貝勃定律’衍伸出來的另一個概念——邊際效應了。”
周志陽“啊”了一聲,第一次覺得自己好像無知得很。
蘇七月繼續解釋道:“所謂邊際效應,是指其他投入固定不變時,連續地增加某一種投入,所新增的產出或收益反而會逐漸減少。”
“也就是說,當增加的投入超過某一水平之後,新增的每一個單位投入,換來的產出量會下降。”
“嗯,還是用個例子來說明吧。”
“假如一個人,需要吃4個饅頭才能吃飽。那他吃第一個饅頭的時候,緩解飢餓感的作用最好,也就是說,其邊際效用是最大的。”
“隨後,吃第二個、第三個饅頭的邊際效用依次遞減;到吃第四個饅頭時,他已八九分飽,幾乎是可吃可不吃的了。這個時候,其邊際效用是最小的。”
“等他繼續吃第五個時,這饅頭甚至有可能產生負效用,產生噁心的感覺……”
聽到這裡,周志陽終於有了一絲明悟。
蘇七月的目光轉向沙盤,繼續講述。
“從昨天抵達B區域,建立陣地之後,我就在佈置了。”
“根據我的計算之後的佈置和分析,眼前這個陣地所能容納的一方裝甲部隊數量,也就70~80左右。”
“這個數量,正好能容納我方坦克連和三個裝甲步兵連擺開衝鋒陣型。”
蘇七月目露精光道,“換句話說,由於邊際效應的存在,我方在這種侷限的環境下,恰好能發揮出最大實力。”
“紅方雖然兵力遠勝我方,卻因為沒辦法將三個營的裝甲火力全部展開,在這處陣線的優勢,反而可能成為劣勢。”
周志陽聞言,連連點頭道:“我明白營長你的意思了。在你故意設定的這個陣線面前,紅方的裝甲火力、坦克營受限於地形影響,無論是攻或是守,戰力都要打個折扣!”
蘇七月嗯了一聲,點頭道:“是啊,也是運氣不錯,附近正好有和我戰術思想匹配的地形……”
“現在一切佈置都按已經計劃進行,能建立的優勢也都建起來了。就看李副營長和王副營長,能不能打贏這一仗了!”
想到營長之前還對特戰三中隊的人員分配有過精心佈置,周志陽頓時信心滿滿。
“營長,你放心吧,這一仗,我們一定能贏!”
周志陽有些激動地說道。
蘇七月有些訝異地掃了這位搭檔一眼,不明白他為什麼突然激動起來。
……
導演部會議廳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