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劉備的這種設想,賈詡首先表示了支援,並且提出曾經用在涼州的一系列政策都可以運用在幷州,因為涼州和幷州的情況高度相似。
劉備在涼州實行了各種福利政策,成功改變了涼州,讓很多原本脫離戶籍之外的人都主動回到了戶籍之中,幷州的情況也是一樣的。那些人在大山之中的生活未必就比之前好多少,如果朝廷可以把政策福利貫徹落實,那麼幷州大山裡的人們走出大山迴歸戶籍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分配田地、住宅,組建集體農莊,免除三年或者五年的賦稅,提供低息或者無息貸款,低價售賣農具、牲畜,還可以提供一定數量的耕牛等等。
最關鍵的是,官府代繳口賦這種政策上的大殺器也能用上。
賈詡建議他們就和之前在涼州的時候一樣,讓一批人首先過上好日子,證明他們的政策是真材實料不摻假的,然後對山裡的人發動大規模的輿論攻勢,催動他們離開大山,迴歸官府戶籍。
最後再宣佈,只要落戶幷州,就可以不用繳納口賦,想來就能吸引到更多的人了。
如此慢慢地將幷州山區內的人口全部吸引到幷州,就能徹底結束掉幷州山區的反叛歷史了。
賈詡是全程經歷過劉備在涼州的改革行動的,對劉備的改革行動非常支援,也瞭解得很透徹。
對此,整個智囊團也沒有太多的反對意見。
幷州幾乎被打爛掉了,很多土地都已經脫離了朝廷的實質掌控,劉備想要在幷州搞點什麼事情,只要他能收復,自然都是他說了算。
不過倒是口賦這個事情引起了大家的關注。
年初,毛玠「體察上意」,察覺到了劉備的意圖,於是在大將軍府內部的政務會議上向劉備提議,正式廢黜口賦這極不道德的稅種。
毛玠認為,這稅種是一種「絕戶稅」,很不道德,得來的錢都是子孫後代的錢,用後人的錢進行今時今日的享受,是不負責任的行為。
所以理當全面廢除。
當時劉備詢問了很多人,得知他們的態度大體上都是支援廢黜的,不過劉備自己卻沒有點頭認可。
「廢黜這個稅種,只要我想,隨時都能辦到,四輔臣不會成為障礙,太皇太后那邊我也有信心說動她,所以雒陽朝廷層面的政策頒佈,我不需要費多少力氣就能達成。
但是諸位,關鍵的問題真的在政策頒佈上嗎?不是的,是執行,我們頒佈,地方上執行,落實到每個老百姓頭上,這才是政策的完整流程,只是我們頒佈,地方上沒人執行,不成的。
以我在涼州治理地方的經驗,我可以確定,我們這邊宣佈廢除口賦,地方上就會有無數的貪官汙吏堂而皇之的繼續徵收口賦,然後把口賦收歸己有,從前他們還需要分一部分出來給朝廷,現在,全是他們的了。」
當時劉備的這段話引起了很多大將軍府吏員的憤慨,也有一些有過地方從政經驗的吏員對此默然無語。
因為據他們所瞭解的,劉備說的是真的,天下有的是膽大妄為的貪官汙吏,仗著天高皇帝遠,堂而皇之的將朝廷賦稅變成自己的財產。
這種事情,除非朝廷把收稅的權力全部收歸雒陽,不讓地方官員插手,否則根本不可能避免。
而一旦這樣的情況出現了,雒陽朝廷又要為此做出多少改變呢?
大漢的疆域太大了,收稅這種事情全部由雒陽朝廷來辦的話,朝廷一整年也不用做其他事情了。
所以,在沒有成功推動這一政策的底氣的時候,劉備沒有讓這個政策成為一個笑話,而是按部就班,繼續按照原來的老樣子來,名義上還是收,但是在實際操作層面,在自己能控制的地區,已經不收了。
就和涼州的情況一樣,就在年初,劉備已經利用手中的權力影響到了朝廷的稅務部門,為涼州爭取到了【優惠政策】,免除口賦三年。
當然了,明眼人都知道,這一免除就是無窮無盡了,三年又三年,三年又三年,直到這一政策徹底完結為止,這個「三年」是沒有期限的。
幷州也一樣,為了促進人口增長,恢復朝廷對幷州的統治,在劉備的爭取下,朝廷方面免幷州五年口賦的政策已經拿在手裡了。
只要一切準備妥當,就能公佈這個政策。劉備已經拿到了自己全部的牌放在手裡,隨時都可以打出來,並且始終留有餘地,他既是玩家,也是遊戲規則的制定者,他有充分的餘裕可以在現階段的遊戲規則裡跑馬車。
他可以利用手中的權力制定各種減稅、免稅的政策,在自己控制力強大的地區推動,實質上營造出免除多餘賦稅的政策效果。
這是大將軍路線的勝利,
而對於張燕和於扶羅來說,這個選擇可一點都不容易,他們手上的牌遠沒有劉備手上的那麼多。
最明顯的一點是,劉備已經不需要把自己的前途和命運製成牌放在牌桌上了,而就在幾年前,他還經常把這張關鍵的牌拿出來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