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從小長在凡人家庭,對於修士的生活還很陌生。
他雖然是張孟凌的侄孫,但是之前張孟凌還沒有娶妻納妾,而且負責家族的庶務,每天忙的要死,基本上沒有時間與凡間的親屬見面。
他剛開始修煉了一二年,雖然進步神速,很快就到了先天六層,卻因為靈根的衝突,每天都痛不欲生,雖然年紀小,卻因為遭受了磨難,看上去反而成熟一些。
見張思泓已經到了,張志玄開啟洞府,讓他盤坐在蒲團上,然後開口道:“思泓來了,你這種情況,總不能隨時都在築基期修士身邊。前一段時間我給青玄宗的陳道友送了一封書信,順便談了談你的問題,我已經委託他煉製一件法器,只要這件法器煉成,你就能獨自修煉了。”
“讓十四叔費心了。”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如果你以後能築基,我身上的擔子也能輕鬆一些。這段時間,你在修煉上可有疑問?今天你來了我就順便為你講講。”張志玄看了看張思泓,這個孩子從小的懂事,比較得張志玄喜歡。
張志玄先為張思泓祛除了火毒,然後為他講了一些修煉上的疑難,張思泓見天色不早,很快就離開了張志玄的洞府,回到了後山。
青禪築基後,沒有開闢新的洞府,他們二人的洞府在靈井山的正面。
山下就是一口靈井,到了現在已經開闢了快五十畝靈田,其中大約二十畝都是張志玄下山後這三十年開闢的,這主要得益於靈井的井水靈氣越來越足,加上最近幾年家族加大了投入的力度,每一年多則五畝、少則三畝的開闢靈田。
靈井山的山後,基本上都是十到十六歲的孩子,這些孩子有十幾個。因為年紀小性格上還不成熟,這些孩子往往將後山搞的雞飛狗跳,甚至有時候會跑到蘆山縣城亂竄。
山下靈田中間的小院也大規模擴建了幾次,現在已經常駐了十二個修士。
他們的任務不僅是種植靈米,還要照看白玉蜂,甚至幾個年老有經驗的修士,還要抽時間教導孩子們修煉。
靈井山下的一攤子,基本上都是七伯張孟遠來管,雖然七伯已經九十六歲,對於一個練氣期修士來說,已經到了回山養老的時候了。
但是為了他五靈根的小兒子,他依然捨不得家族每年六十個靈石的供奉,每日依然忙碌不堪。
他的兒子張志贏是五靈根修士,現在已經年近四十,靠著七伯豐厚的俸祿,基本上資源不缺,已經服過了不少的靈丹,修為也爬到了練氣五層,比張志玄父親當年還高不少。
不過看他的進度,六十歲之前肯定是修煉不到練氣九層了。
雖然七伯已經白髮蒼蒼,但是看上去依然硬朗矍鑠,於是族長與張志玄也就由他,繼續讓他當家族長老,負責靈井山這一攤子。
畢竟家族種田的修士,就屬他修為最高,最有經驗。
過了幾個月,青玄宗的陳宏遠託人送來了書信,信中說張志玄委託他煉製的法器已經練成。
這件法器名叫玄陰符,雖然是二階上品的法器,但是因為使用了三階靈物玄陰玉,價格幾乎與三階法器相差不多了,竟然達到了四百靈石。
這一件法器,裡面蘊含陰寒之力,能完美的中和張思泓體內的火氣,就是他築基後,也能提升這件法器的品質,繼續祭煉很長時間。
不過張思泓剛剛開始修煉,也沒有任何家族善功,與他關係最近的十九叔也在黑山,掌管百寶閣。所以這一筆靈石暫時只能張志玄墊付,等他手裡有了靈石再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