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玄宗下來了徵召令,讓我們調遣人手,去蛟河坊聽從吳泗蘅的號令。
我是這樣安排的,我的傷勢已經好的差不多了,就由我去蛟河坊,你留下來看家。”族長張樂乾知道青蛟很不好惹,害怕張志玄去南荒出了意外,就想親自出山。
反正他的壽元也就一個甲子了,而且修為更高,經驗更豐富,一旦去了南荒,遇上危險也更容易逃命。
張樂乾的傷勢再有二年就能復原,現在不是與人動手的好時機。雖然他擔心張志玄的安危,想要代替他去蛟河坊,但是張志玄是不認同的。
“還是我去蛟河坊,這次去蛟河坊,我絕不貪功,一切聽從吳老祖的號令,有吳老祖在前面頂著,又有十幾個築基修士相助,一定能平安回來。
三叔公你的傷勢已經快要恢復,行百里者半九十,一旦與人貿然動手,再有所折損,就功虧一簣了,幾十年的辛苦就白費了。
現在陳仙師為我們建造測靈臺,家中也離不開主持大局的人。
如果三叔公不放心我,不如等測靈臺建成後再去南荒。
到時候我在明你在暗,就像上一次在黑山那樣,誰如果想要冒出來對我們不利,就讓他們偷雞不成蝕把米、賠了夫人又折兵。”
張樂乾還想說什麼,見張志玄意見堅決,於是嘆道:“這樣也好,風險與機遇都是相隨的。
你去了蛟河坊,一定要聽從吳老祖的號令,他是我們本鄉本土的修士,去了蛟河坊,總要照顧我們一些的。
初雲老祖還在的時候,雖然與吳泗蘅沒有師承關係,但是在青玄宗之內,一直對他多有關照。
我們丟了九樺山的時候,吳老祖也為我們說過話。
你去了蛟河坊,一定要跟著吳老祖,穩紮穩打,千萬不能被利益矇蔽了雙眼,做出什麼傻事。
我等陳仙師建成了測靈臺,就去蛟河坊找你。”
“三叔公你放心,就是我們都出了意外,家中還有寒煙與青禪。
我給你吃個定心丸,青禪在七年後一定能築基。
有青禪與寒煙一內一外,家族就亡不了。”見張樂乾一臉憂慮,張志玄出言安慰道。
“我已經老了,做事已經開始求穩,有些畏首畏尾。家族往後的希望,就要指靠你了。
這次去蛟河坊,就讓孟凌與你同行,家族幾個長老中,現在就孟凌能挑起大梁來。年紀在八十歲以下的練氣中後期修士,也抽調三十個聽從你的號令。
志玄,如果真到了萬分危急的時候,你要學習你的九伯,他在西河坊是怎樣做的,你就怎樣做。
千萬不能遲疑,更不能想要保護他人,延誤了自己逃命的時機。
你是家族的希望,你活下來,家族才有未來。”
族長的一番話雖然不好聽,但是卻是實在話。
這番話,讓他的記憶回到了二十年前。
雖然已經過去了二十年,張志玄依然忘不了西河坊的大戰,那是他第一次參加修士間的鬥爭。
當築基修士攻破了防護陣法之時,九伯就讓他們分散突圍,當時大家慌亂成一團,幾乎誰也顧不上誰。
九伯雖然最喜歡他,還將自己的衣缽傳給了張志玄。
但是當時也沒有特殊關照他,甚至話也沒多說一句,就扔下了他們,率先逃命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