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少年的時代,初雲祖師剛剛離世,家族還有三個築基期修士,算是家族最後的餘暉。
可惜離開了初雲老祖,家裡就沒有了穩定的築基丹,而幾個築基修士大部分都是初雲老祖同輩的人物,也沒有多少壽元。
在短短的百餘年內,家族就只剩下張樂乾一個築基,徹底衰敗下來。
在蛟河坊,初雲老祖建造的城市,張樂乾每一次去這裡,心中都有些難受,總覺得家族會衰落在他的手裡。
因為這種心結,他即使跑一些遠路,也會去散修雲集的黑山。
張志玄拱了拱手答道:“在下張志玄,來自臺城郡蘆山張家,這一次來到貴處,只是想要購買一些靈米。”
中年修士聽了張志玄來歷,大笑道:“原來是初雲祖師的後人。說起來我們也算不上外人,在下李晉年,我的一位叔公,當年就是初雲祖師座下的弟子。
在百多年前,我們兩家的關係還是很密切的,後來初雲祖師坐化,而我的叔公也已經辭世,兩家的往來才疏遠一些。
道友來自臺城郡,家中也有靈田,難道還缺少靈米?
我見道友只有兩個人,又沒有車馬,就是買上了靈米,怎麼運輸回去呢?”
張志玄無奈說道:“道友誤會了,在下不是為家族購買靈米。而是我與舍妹要去青玄宗,路上沒有靈米吃了,為了避免餓肚子,只好來道友這裡補充一點。”
中年修士李晉年聽了大笑道:“道友也太粗心一些了,哪有出遠門不帶辟穀丹的。
此去青玄宗,道友帶上妹妹最少也要走兩個月,你們兩個人最少要攜帶二百斤靈米,還不如在坊市中購買一瓶辟穀丹,路上也方便一些。”
張志玄正要答應,卻見青禪不情願的搖了搖頭,怎麼也不願意吃辟穀丹。
小姑娘小的時候還好說話,以前一起去黑山的時候也沒這麼麻煩,這一次去青玄宗,她內心有些不情願,一路上雞毛蒜皮的事情就多了一些。
見青禪一臉不情願,張志玄只能無奈的說道:“我們兄妹還是喜歡靈米,不太喜歡辟穀丹。”
李晉年看了青禪一眼打趣地說道:“道友也太疼愛妹妹了。
不過礙於我們這裡的規矩,就不讓道友進入坊市內了,為表我們龍江郡修士的歉意,二百斤靈米我們也白送給道友,就當交一個朋友。”
二百斤靈米也不過十二個靈石,張志玄自然不願意佔這種小便宜。
他將靈米扛在肩上,然後丟下了十二個靈石給李晉年,然後打了一聲招呼,二人就離開了楓葉坊。
又走了二十多天,就在二人快要走出龍江郡的時候。
一天傍晚,就在二人正準備休息的時候,一聲驚雷猛地在在二人耳邊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