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子業明目張膽地將袁威宏的提議給拒了,這是袁威宏自己都沒想到的。
更靠近方子業的彭隆心裡有疑,難道在此前方子業和袁威宏都沒對過口風的麼?
幾乎所有人都往方子業的身上投來異色,目光交織下,方子業的表情依舊不變。
“那就先這樣吧。”袁威宏雖坐在了主任的位置上,雖覺有些失了顏面,可也沒為了保自己的威信強壓方子業。
只是在交班結束後,袁威宏帶了一隊人去查房的路上,袁威宏才四十五度偏身看向方子業方向。
秦葛羅大哥與金宏洲大哥摟著李源培等人非常默契地轉過了身去。
“師父,現在我們科室沒有正高,我們要做的是守成,應該三個組三位一體,先穩固好科室裡既有病種的常規治療方案。”
“如果我們這時候就開始搞大段骨缺損的治療,底子實在還不夠厚。”方子業知道袁威宏其實想對標同濟醫院段宏教授組。
可段宏教授組如今是真正的人才濟濟啊,從上到下,每個層次的資源都頗為豐碩。
即便吳軒奇下了恩市,依舊不減組內的底蘊。
段宏教授組下,如今還有即將升正高的鐘文淵,副教授龍源,主治陳泰臨,新晉本院醫師郭海超。
袁威宏最多也就是比龍源副教授要老練一丟丟,秦葛羅大哥的資質有限,根本沒辦法和主治中混得風生水起的陳泰臨媲美。
金宏洲也就是普通的主治水平,就這三瓜兩棗的人物,真的談不上任何底蘊。
人力底蘊都不夠,談何創新開拓?
方子業如果沒去療養院,或許看不清楚這些分層,但方子業畢竟是去了療養院,也對段宏教授這一級的人力陳設與儲備有了比較充分的認識。
袁威宏認真看了方子業幾眼,默默地點了點頭:“一起去查房吧……”
“秦葛羅,你對組裡的大部分情況都比較熟悉,你負責介紹病歷的兜底……”
韓元曉四月份從手外科回創傷外科後,接手了原來鄧勇的組。
袁威宏回國後,也就是上個月,並未第一時間跟韓元曉教授,而是去了彭隆副教授的組裡緩了一個月。
韓元曉如今事發被調查,停了一切工作,袁威宏也屬於是硬著頭皮中場接手病人。
韓元曉被叫停臨床工作後,秦葛羅一直都努力地學著“帶組主任”的樣子,對組裡的病人做了歸納。
這會兒有機會,他巴不得趕緊交出去:“目前我們組一共有十三個病人,八個術後,五個術前。”
“術後病人其中四個已經可以出院,另外兩個可以等著出院,還有兩個毀損傷術後有了感染,可能需要延長住院時間。”
“另外五個未做手術的,兩個骨盆骨折,一個股骨中段骨缺損,一個全髕骨缺損,另外兩個則是來做功能重建術的。”
袁威宏早就知道了這些術前病人的診斷,因此臉色並無覺得怪異,但方子業卻聽出了蹊蹺:“韓教授現在還在做全髕骨缺損?”
全髕骨缺損的重建術,做起來可不容易,之前宮家和教授都覺得頗為吃力,如果不是頗精通這種術式的吳軒奇加入到團隊裡來,方子業等人也會多費不少的功夫。
而且還不如吳軒奇那般知道一些小技巧。
“最近幾個月,韓教授比較累,經常會禮求段宏教授過來這邊做手術,學了將近三個月,這一臺髕骨重建是韓元曉教授單獨主刀的第三例手術。”秦葛羅細心彙報道。
所有人都在成長和長進,韓元曉升任正高已經有了三四年,一直都在慢慢地積累。
他也還保持著學習的狀態,他本來就會骨缺損的手術術式,再學三個月可以單獨開展髕骨缺損的重建,屬於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畢竟基本功的底蘊在那裡。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
如今的韓元曉或許不是方子業一年前熟悉的那個韓元曉教授,他是真的想要做實事了的。
只是“時運不濟”,被人挖了當初。
“全髕骨缺損的重建會比較難,子業你會做嗎?”袁威宏的眉頭緊皺著。
專業的創傷外科醫生,都會對全髕骨缺損的重建懷有敬畏之心。
“沒問題的師父,之前在療養院的時候,我和同濟醫院的吳軒奇教授合作過很多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