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一個人在專業上的高度,情商一般會決定著一個人可以在專業上前進多遠,這是一個人可以達到的底層面積。
而要整體體積也要得到提升的話,機遇、機緣、積累,就是另外一個層面的話題了。
方子業並未過分的謙虛,但也沒有想要獨領風騷的意思。
能力顯示出來了,別人看到了,那麼就見好就收,否則自己把這些復位一頓咔咔咔地都做完了,那黃海濤過來這一趟,豈不是就是打個醬油,做一下紅花綠葉?
一個副主任醫師,給你一個小小的博士一直做陪襯,你TM臉更大一些?
黃海濤帶著吳國南與薛濤兩人做的手法復位,自然不可能是越了幾個層級的手法復位禁忌症,而是稍微跳了那麼一點點。
只是跳躍一點點,這是副主任醫師級別,獨有的權力。
一般的副主任醫師,衛生健康委員會在手術放權方面,都會稍微鬆弛一些。
薛濤和吳國南也不是完全沒有功力,也都能做,只是熟練度的話,薛濤大概就是3級不到一百點的樣子,吳國南主任就是在3級200左右。
兩人做不了的就歸到了黃海濤這位3級接近滿格熟練度手法復位術的黃海濤給補上。
黃海濤根據自己的理解和能力,在手法復位前,就已經做了充足準備,因此,後續的骨折手法復位術的進行,只是沒有像方子業之前做手法復位的時候,那麼一馬平川。
稍有波折,卻也都中規中矩地完成了。
只是,在覆盤術後X線複查結果的時候,黃海濤感慨著:“外科果然還是手法為王啊,吳主任,你注意到了嗎?子業的手法復位術所達到的功能復位,其實就是解剖復位的臨界點。”
“只是不如開放復位那麼絕對解剖學接觸。但不管是側方移位還是前後的移位,都不會超過3個mm,這是很多開放復位的時候,都達不到的效果。”
這並不是誇張。
功能復位只是說比解剖復位的標準更加彈性化,也並不是所有的開放復位,都達到了解剖學復位,專業內的人都懂,只是一定程度上,不會給別人拆臺而已。
而骨折的治療呢,其實也不用絕對百分百的解剖學復位,能解剖學復位固然是好,骨折的康復具有可塑性。
吳國南的小泡眼眯著,略有些美滋滋:“黃主任,子業的手法還是不錯的啊。若是能夠做得到像黃主任伱這樣,打破理論限制的慣性思維就好了。”
黃海濤的神色沉吟:“會的,能力是打破認知的前提,就算是沒有我出現,子業以後也會慢慢打破,只是說沒有比較系統化的導引。”
“但沒關係,等會兒讓小方過來我那邊取一套書,慢慢看,最多一年,估計小方就是一位成熟的治療骨折的醫生了。”
“手法復位術夠好,不管是在保守治療還是手術治療上,那都是非常強的。”黃海濤看向方子業的目光,除去了震驚,滿是欣賞和期待。
技術如果不能被學習,不能被教學,那就只是操作,而不是系統化的技術。
傳承如果無法被傳承,那就是絕唱,是曇花一現,是一種遺憾。
時間已經不晚,接近了下午時分。
吳國南知道今天要透過手法復位術,清理一批患者出去,於是就果斷地把手術的安排,都放在了明天。
便說:“黃主任,你也辛苦了呢。”
“幸虧你來了,讓我們組的病人數量,又減少了三分之一。也減輕了我們的工作負擔,閒話我就不多說了啊,下一次,都在酒裡。”
“接近中午了,我們一起去休息一下……”吳國南一邊引著黃海濤出了操作室的門,留下薛濤與方子業二人。
濃眉大鼻的薛濤,在兩位主任都走之後,趕緊伸出自己的頭出去,然後果斷地把門給關了。
再回頭時,終於是露出了震驚之色:“臥槽,子業,你TM的也太牛逼了吧?”
“你剛剛有沒有注意到黃主任的表情?你知道黃主任在我們恩市的創傷外科代表著什麼麼?”
“還能代表什麼,代表著神麼?”方子業一邊摘下手套洗手,一邊用了一句梗。
薛濤當時慫了,這話他可不敢往黃海濤身上載,不然黃海濤聽到了都得打他。
“神倒不至於咯,但肯定是我們恩州手法復位和骨折治療的巔峰了。”
“主要是黃主任的傳承好啊,師從於陳老中醫,入職於民大醫院後,不管是手術技術還是名氣,都節節攀高,如今在民大醫院的創傷外科,雖然不是病區主任,但比病區主任的地位還要高一些。”薛濤實在是震撼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