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公告@所有人。”
“自今日起,所有住院醫師包括跟班住院總醫師在內的本院博士,採取急診操作準入參與制。”
“顧名思義,准入參與制,即達到了一定的標線之後,才能勝任相應的操作。”
“每種操作具體的要求,已經統計在了文件中。達到標線的住院醫師,可將自己的基本功水平上報給本組的跟班住院總,每週及時更新後,統一進行分派管理。”
“當前採取方案:達到標線的住院醫師每週不少於兩次操作機會,達到標線的跟班總住院醫師,每週不少於四次操作機會。”
“未達表現的住院醫師,不再承擔任何急診班的急診操作任務,可安心地練習基本功或進行基礎科研實驗!”
“請各位仔細閱讀每種單項操作的准入標線!!!”
方子業審視了一會兒,覺得描述還算清晰之後,就直接點選了傳送。
傳送出去之後,群裡面大概平靜了有足足十分鐘,可能大家都是在仔細地閱讀相應的方案和方子業發出去的文件。
馬上,劉海華就第一個發出了自己的“聲音”:“/委屈,方師兄,那我們這樣的一年級住院醫師,豈不是就基本沒有機會參與急診手術操作了?”
蘭天羅:“/冒泡問號。”
馮俊峰:“方師兄,這對我們碩士一年級的特別不友好……”
方子業還沒有回覆,蘭天羅就在下面回覆了:“你們平時看東西,都不看到最後的麼?最後一行大字呀!@劉海華。@馮俊峰。”
劉海華、蘭天羅、馮俊峰三人同一屆,目前碩士一年級將結束。
劉海華是鄧勇的碩士,馮俊峰則是聶雪華主治醫師的碩士。
聽了蘭天羅的話後,兩人再次回拉到了文件的最下方,特意標註了一個系列:“一年級住院醫師、實習生,水平有提升的當月,特別獎勵兩次相對應的操作機會。”
“如,切開術有提升,則獎勵兩例門診手術的囊腫切除術。清創術有提升,則獎勵兩次在病房內的小清創縫合操作練手……”
如此一來,劉海華等人就紛紛將自己的疑問給撤回了。
的確很多東西不能一杆子打死。
碩士一年級是最菜的,不能像師兄們那樣,每週都享受‘周例’性質的操作獎勵,可能夠有動手的機會,比完全沒有動手機會要好得多。
操作對外科醫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實力體現。
緊接著,方子業在預計所有人都差不多看完了相應的內容之後,就又發出來三個提前準備好的excel表格。
以鄧勇、韓元曉、董耀輝教授組為準線,將所有的住院醫師的名字,都排列其中。
並且,橫排則是有不同基本功操作的小備註。
然而,方子業才把這個東西發出來,蘭天羅就給他私聊了一條資訊:“師兄,這個統計的資料,我在做一個非常簡單的小程式,類似於中小學老師的管理模版。”
“我們可以自行參與填寫具體內容,然後把許可權交給博士師兄作為管理員稽核,師兄你作為許可權最高的稽核員。”
“這樣可以非常方便且一目瞭然地知曉,以週日為期限,知道誰的操作機會已經耗盡,誰的操作機會沒有耗盡……”
方子業見了,抬頭看了看就坐在自己對面,擺弄著電腦,喝著藍色雅哈冰咖啡飲料瓶的蘭天羅。
蘭天羅略慵懶的氣質刺到方子業的眸子裡後,方子業揚起了頭:“你就是故意要看你師兄笑話是吧?”
“你能做這個東西,你怎麼不早說?”
蘭天羅馬上把翹起的二郎腿給放下,而後把電腦的螢幕往方子業這邊一旋移:“師兄,這不是很快就可以做好,想要讓你看看好不好用啊。”
“師兄,我已經發給你了,是鑲嵌進微信裡的最簡單的小程式了,現在還在測試版本,並沒有上限,但伱登入一下,我給你上最高的許可權,你就可以看到所有人的統計模型了。”
“當然,現在肯定就只有我的模型。”
方子業點了點頭,登入之後,重新退出了,讓蘭天羅授權了更高的許可權後,方子業就看到了蘭天羅的面板。
一路竄綠燈,而後,後面的操作機會餘額,剩餘14次每週。
方子業看了,戲謔一笑:“天羅,你穿刺術,也達標了啊?我怎麼不知道?”
蘭天羅直了直腰桿:“測試版本,測試版本,師兄。”
“這是我今年努力的終極目標。”
測試版本,裝個逼,調皮一下,很正常吧?